孟然使勁地咬了咬牙關,一副十分肉疼的模樣,他嚥了咽口水道:“那你打算收多少錢?”
“總共五十兩的東西,我算您三十兩,怎麼樣?”
孟然皺著眉頭,一臉不捨地說道:“我的錢沒有那麼多,給您二十八兩怎麼樣?要是行的話,我就要了。”
書店老闆的眼角溢位一絲微笑,他努力裝作吃虧賠本的模樣,“那好吧,我就便宜賣給您了。”
孟然笑著點頭道:“那就多謝您了。”
書店老闆連連說道:“不客氣,不客氣,一切為了顧客嘛。”
之後,書店老闆便摘下了牆上的兩幅畫及一幅書法,將它們裝進了畫桶裡,然後對著孟然說道:“公子如何付賬?”
孟然看了耿護院一眼,輕聲吩咐道:“耿叔,付錢。”
耿護院遲疑了一下,“少爺,真的要買嗎?”
“自然是要買的,快付賬。”
“可是......”
不待耿護院說完,孟然就立刻發作,大聲呵斥道:“讓你付錢你就付錢,囉囉嗦嗦地做什麼?到底是我是少爺還是你是少爺?”
耿護院愣了一下,隨後自懷裡掏出了幾錠銀子,付了賬。
書店老闆將兩人客氣地送到門外後,方才回了屋子。
耿護院就要發問,被孟然以眼神制止了,兩人也就默不作聲地牽著馬離開書店所在的街道。
又轉過一條街,耿護院快走幾步,與孟然並行,他語氣沉重地問道:“少爺,到底怎麼回事兒?您為什麼非要買那三樣東西?”
孟然咧嘴大笑,笑了好一會兒,才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咱們賺大發了,買了一副顧愷之的畫。”
“顧愷之?”
孟然解釋道:“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人。前朝很有名的一位畫家、詩人。因為他對文學和繪畫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於是人們稱他為畫絕、文絕和痴絕。
但很少有人知道顧愷之是一位大修行者,他有一幅《維摩詰像》,畫的是一位修行佛法的高人,聽聞畫成以後,有天地異象出現,據說畫中還藏著修佛的秘典。
他博學多才,擅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他的畫,意在傳神,重視點睛......”
“少爺,你是不是看錯了?我記得那副仕女圖並沒有點睛。”耿護院提醒道。
“是沒有點睛,但絕對是顧愷之的畫作。傳說他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姑娘,初見之時就驚為天人,事後他專門畫了一幅畫,但他當時對自己的繪畫技藝並沒有太多的信心,所以那幅畫就沒有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