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抱玉沒有繼續祈求,只是依照皇帝的吩咐回了佇列,畢竟姿態已經擺了出來,皇帝陛下已不能再逼他上奏摺剖析欽天監的批言了。
高坐龍椅的皇帝撇了公孫抱玉及張子儀一眼,面上不動聲色,心底卻已經暗罵了一句‘兩隻老狐狸’了。
接下來發言的自然就是中書侍郎蕭道成與上護軍韋善會了。
蕭道成出列,對著皇帝施了一禮,嗓音清冽地說道:“啟奏陛下,臣在奏摺中所提之事,是為立儲一事。”
此話一出,尚不待皇帝陛下有所反應,原本安靜的朝臣之間便響起了一陣細碎的嗡嗡聲。
十數息以後,聲音並未停息,反而愈演愈烈。
皇帝眯縫著眼睛,很是威嚴地咳了一聲,大殿內立時沒了動靜,諸多朝臣紛紛安靜下來,只是不是轉動的眼眸暴露了他們此刻的心情與狀態。
皇帝頷首示意中書侍郎繼續。
蕭道成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雙星伴月,此乃吉兆。寓意著天下出了傑出人才,將要輔佐陛下,立下萬世基業。而天下有才之人,以諸位皇子為首。所以臣懇請陛下早日立儲,好為陛下分憂解難。”
皇帝的嘴角微微翹起,好整以暇地問道:“那蕭愛卿覺得誰最適合入主東宮?”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的心跳立時快了幾分,好似即將入主東宮的是自己一般。
蕭道成沒有讓皇帝及眾人多等,很是爽利地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啟奏陛下,臣以為二皇子最有資格入主東宮。”
皇帝沒有問其原因,只是靜靜地看著其他朝臣,語氣平淡地問道:“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有支援,自然也有反對,更多的是沉默以對。
畢竟立儲一事,自古以來就是最難做好,也是最難站隊的,誰也不知道最後會花落誰家,若是不小心說錯了話,支援錯了人,等待自己的就不是什麼好結果了。
皇帝的目光在群臣之間掃了幾圈,最後定格在國舅韋善會身上。
察覺到此的諸多朝臣皆是鬆了口氣,畢竟槍打出頭鳥,不管是贊同還是反對,都會惹了其他的皇子不悅,說不定就會遭人記恨。
皇帝面無表情地問道:“國舅,你覺得儋兒是否可以擔此大任?”
韋善會的眼皮跳了一下,隨即緩緩出列,沉聲應道:“啟奏陛下,二皇子既是嫡長子,且文采武功俱是最佳,最適合入主東宮。”
皇帝微微笑了一下,繼續問道:“國舅在奏摺中所奏何事?”
韋善會拱手道:“啟稟陛下,臣所奏之事與蕭大人相仿。諸位皇子已然成年,臣建議陛下早日分封王爵,畢竟堂堂皇子如今只是郡王,實在是不符合祖制。”
皇帝微微頷首,對著滿殿大臣問道:“諸位愛卿可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