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達可知炎黃二帝之時,有哪些異族?”
“應該是蚩尤的黎族吧。”
“那黎族又去了哪裡呢?”
“自然是被黃帝吞併了。”
“吞併之後他們還是異族嗎?”
“這...應該不算吧。”
荀攸似乎明白秦華要說什麼了。
“那我再問你,夏商周時,異族又是什麼?”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這次荀攸回答的很迅速,他已經大概明白秦華要說什麼了。
“那如今這些異族在哪裡?”
“大多已經被吞併融合了。”
荀攸恭敬的回答道,他沒有想到秦華的志向居然如此遠大,根本不只是爭霸大漢天下而已。
“炎黃二帝時,中原僅比司隸大一些,如今的大漢卻擁有天下十三州,如何能說漢人就只是炎黃二帝的子孫?”
“臣受教了,那主公準備如何融合匈奴?”
“匈奴雖然已經開化,並非那些茹毛飲血之人,但是他卻依然在遵循本性生活,我們只需將大漢的文化在匈奴推廣開來,讓他們學習聖人之說,時間一久,他們必然心慕中原繁盛,又豈會在回到以前的生活?你且看青羊城這些年來的變化。”
“主公英明。”
荀攸一直都覺得自己的這位主公智商忽高忽低的,經過今天這次談話,他最終確定了秦華是屬於大智若愚型的。
秦華有兩點讓荀攸非常滿意,一是他能識人、能用人,自己本是洛陽一階小官,卻能被予以重任,包括賈詡、張遼、韓遂等人。
都只能算是微末出身,但是秦華卻絲毫不懷疑他們的能力。
二是秦華都大局的把控,就好像他能夠知曉未來一樣。
這些的讓荀攸非常佩服,這才是一位明主該有的才能。至於像是他不通詩書,對一些小事不甚了了,以及寫的字比較醜這些,都只是小節,根本不足為慮。
秦華其實已經很努力的在讀書了,不過要他將這些文言文全部背下來還真是為難他了,秦華也只是求理解書中意思就行。
至於字比較醜嘛,他也有過一段的刻苦的鍛鍊,但是敲慣鍵盤和手機輸入法的人,不要說毛筆字,就連硬筆字都寫的很醜,現在秦華也就能將字型練到勉強能看而已。
不過筆走龍蛇之間,那股剛毅霸氣的筆力還是得到一部分稱讚的,不過卻不包括荀攸。
秦華的命令傳到張遼這裡的時候,他剛剛擊敗了匈奴左賢王的軍隊,這是匈奴除了右賢王帶走的軍隊後僅剩的一支軍隊。
縱使軍隊的數量依然還有十萬之數,卻依然抵擋不住張遼的大軍,以及那些強悍的戰爭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