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於太原大勝,大破匈奴的訊息很久就傳播了開來,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都在注意著這裡的戰事。
對於秦華居然讓韓遂做臥底的事情,各方的反應都劇烈。
在這個兵慌馬亂的年代,能夠讓麾下獨自擁兵十萬,這種事情是各大勢力絕不敢想的,尤其韓遂還是降將,並非秦華的親族之類的。
其實最初郭嘉提出這個計謀的時候,秦華是想讓馬騰前去幷州的,但是馬騰一直代替秦華鎮守涼州的訊息早就傳開了,很難取得太卑等人的信任。
而韓遂就不同了,作為一名降將,背叛的機率比起馬騰要高的多。
不過秦華也不是完全的就相信了韓遂,在計劃開始之前,秦華曾經親自會見過韓遂。
許諾他的事成事成之後可以獲得幷州牧的職位,而韓遂也很識趣的表達了自己的誠意。
就像韓遂對太卑說的一樣,韓遂的家眷全部留在了武威郡中,除此以外,在韓遂的身邊全部都是秦華的親兵。
為了以防萬一,秦華還將手下不多的射鵰手混入了這些親兵之中,一旦韓遂真的叛亂,那就是他小命終結的時候,當然這件事情秦華並沒有對韓遂說。
擊敗匈奴軍隊的事情不光是這件事本身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各大勢力的君主也對秦華的用人之能深表佩服,而他們麾下那些文臣武將也對秦華有了不小的改觀。
之前很多人都是將秦華當成了一個偏僻地方的州牧而已,即使是秦華在擊敗李傕時展現出強大的實力,他們也不過將秦華當成了董卓一類的人。
“在這種主君麾下,應該還不錯吧。”
這是許多人在聽說了這件事後的反應,能夠完全信任麾下的君主確實少見。
縱觀現在的天下,除了秦華外,估計也就曹操能做到。不過經歷過屠城事件後,曹操的名望可是不怎麼好,再加上曹操的祖父是一名宦官。
雖然曹騰和十常侍完全不是一個型別,但是宦官之後的名聲確實不好聽,也只有真正認識過曹操後的人才有可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如果只是看名望的話,現在的曹操不要說是袁紹、袁術了,就是剛剛崛起又很快落下的徐州牧劉備都比不上。
“主公,張遼將軍已經率領軍隊北上了,需要他們做到什麼地步?”
“稱臣即可。”
相比於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幾年,秦華從最初懵懂,到慢慢適應殺戮,最後甚至有些嗜殺,慢慢也歸於平靜了。
隨著勢力的日益增強,秦華已經不需要再用殺戮來威懾敵人,現在的他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在秦華看來,匈奴人現在是敵人,以後也是自己的子民,無需過多的殺戮。
“只是這匈奴人生性殘暴,恐難掌控。”
“公達(荀攸的字),你認為漢人的先祖是什麼人?”
秦華莫名其妙的一句話讓荀攸有些懵了,不是在說對待匈奴的態度嗎?怎麼忽然問起這個了。
“我大漢子民拜炎黃二帝為先祖。”
不過荀攸還是回答了秦華的話。
“錯。”
秦華的話讓荀攸有些無語,書上明明說的是就是炎黃子孫,為什麼是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