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啟高一小說> 第213章 難望項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3章 難望項背 (1 / 2)

《小李飛刀》大熱如同火山爆發,三個星期銷售出一百萬冊,讓張譚的武俠,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聯書店大膽做出了銷量會破兩百萬本的預計,印刷廠三班倒開工印刷。

世間頌讚,已經無需贅言。

對於這一次張譚的創新,即便是認為《小李飛刀》不如《射鵰》、《神鵰》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書中的創新是革命性的,大大豐富了武俠的形式。

有天涯的大才,看完了《小李飛刀》上冊,就總結出了張譚的武俠,變化在哪裡。

《射鵰》、《神鵰》以俠之大者來講“仁”,處處體現“我必須”。

《小李飛刀》則一改俠之大者,走心了,隨心所欲,處處體現“我樂意”。

前者像是在看《哈利.波特》,講的是從頭開始的故事,教給讀者一個世界。

後者像是在看《007》,沒頭沒尾,但就是帥,同時告訴讀者何為人生。

前者又像是工筆畫,寫實,寫了八個大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後者又像是簡筆畫,寫意,寫了七個字“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彷彿是兩種對立的思想,三觀截然不同,但卻被張譚一個人給創作出來。正是這種截然不同的三觀,才更加給讀者、研究者,造成最直觀的衝擊力,確確實實看得到,張譚在求新求變上的努力。

臺彎著名武俠評論家葉洪生,毫不吝嗇的評論《小李飛刀》稱:“觀《小李飛刀》方知,今時之武俠才共一石,譚張獨佔九鬥,天下共分一斗。”

古時計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

這話意思是說,如今寫武俠的作者,才華加起來一共有一石,但是這一石,張譚就佔了九鬥,其他作者加起來分剩下的一斗。

引用的是“才高八斗”這個典故,南朝詩人謝靈運稱讚三國曹植,說天下的才華一共有一石,曹植佔去了八斗。如今在葉洪生口裡,張譚比曹植還牛逼,因為張譚佔了九鬥才華,才高九鬥。

這說法自然會引起其他武俠作者的不滿意,依然活躍的港臺名家李鐵臂、張非凡,肯定心裡面是不快活的。

他兩位都是成名已久的武俠名家,不敢說是開山怪,起碼也是繼承了武俠黃金時代的影響力,引領十幾年。

現在被葉洪生這麼一說,好像他們給張譚提鞋都不配了。

能痛快嗎。

但不痛快又能咋滴,從《射鵰英雄傳》開始,張譚在武俠界的影響力,就已經超越了這兩位。自信也好,不服也好,結果都明明白白擺在他們面前,一部《射鵰英雄傳》,席捲了半個亞洲。

號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射鵰英雄傳》。

媒體、讀者、評論家口中,都是對這部的無限讚譽,普遍性的觀點,認為張譚的,是高於其他武俠一籌。從受歡迎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張譚的,已經成為歷年以來,賣得最好的武俠。

自古文人相輕,如果是差不多的對手,沒說的,狂貶就是了。可是張譚的影響力高出他們太多,貶低對方最後吃虧的肯定是自己。最好的方法是不管不問,不去對張譚發表任何意見。

奈何這一次,在張譚把《小李飛刀》寫出來後,一下子關於武俠創新與發展的討論多了起來,不可避免的,有無數媒體將話題燒到了這兩位的身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