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銅釘難道是葬龍釘?這可是隻出現在傳說中的東西啊!
金硝是一種比硃砂和赤硝還要珍貴的材料,這玩意兒屬於極陽,對人來說不過是一味藥材而已,古時候皇帝煉丹最喜歡的就是這一味材料。
但是由於太過珍貴,即便是對修道近乎痴迷的嘉靖帝也很少用,這東西不是說有錢就能買到。
據傳說,這是金漱鳥吐的血,最後一次對金硝有關的記載應該是兩百年前。
金硝作為煉丹的珍稀材料,受到無數道士的追捧,其中也包括那些幾百歲的老道士,包括陳希夷和白玉蟾。
但它還有其他作用,用於術數風水。
皇帝們修建陵墓的時候,最怕的事就是陵墓被盜,金硝就作為一種可以保護陵墓的材料而出現,關於是誰發明的金硝可以鎮墓已經不可考據,而將其運用到極致的是唐貞觀年間一個叫衛冥的風水先生。
大家都知道唐朝有兩個著名的方士,袁天罡和李淳風。
而衛冥遠不如這兩個人有名,但是他的風水造詣遠勝這兩個人,他發現金硝的氣息屬陽,其陽氣之盛堪比太陽。
前文說過,萬事萬物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中庸之道,陽極生陰,金硝是陽的頂端,再進一步就會生陰,要是把金硝融進陵墓中去,然後用陣法佈局,一來可以防止墓內出現蟲蟻蛇獸,二來就是一旦有人觸碰到陣法或者機關,瞬間會把金硝的陽氣加劇。
就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金硝的陽氣加劇,就會轉換為陰,那麼墓內的陣法就會被喚醒,墓室內的護墓法陣基本都屬陰邪,盜墓賊必定是死無全屍。
衛冥不愧是站在風水術頂端的人,稍微一變化,就將金硝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既可以平衡墓內的陰陽,又可以防止盜墓賊,還可以震懾附近的家仙。
要知道皇陵一般都是修建在龍脈之上,龍脈是天地生成的先天靈場,不僅人喜歡,那些稍微有點道行的野獸也會往裡鑽。
更厲害的還會知道如何利用龍脈的風水來擴充自己的修為,但是衛冥在陵墓中加入了金硝,就會讓這些家仙覺得那裡有一個更為強大的存在,就不敢靠近了。
我可以確定銅錐下面就是附著的金硝,而這銅錐上面還有一個狗頭,戌狗,戌為燥土,同樣屬陽。
燥土簡單理解就是幹泥巴,包括沙石這些,而溼土則是池塘土,或者泥沼。
而在羅盤當中要是以戌立向的話,那麼就是戌山辰向,辰正好是溼土,方位正是東南,看來這裡不止是吳家祖墳這麼簡單。
金硝加上這個地勢的格局,按照飛星風水術來解釋,這個地方稱之為孤龍獨葬,發一脈,但是這山峰左右各有一座尖峰,這尖峰不夠龍虎砂的格局,但是做個孤龍帶翅的格局綽綽有餘。
這樣一來,這條龍就能飛起來了。
我現在終於明白我爺爺為什麼會把吳家的立向搞錯,這可不僅僅是吳家福緣不夠,而是因為改向了這個葬龍釘才會起作用。
我現在可以確定這銅釘就是葬龍釘,顧名思義,這是用來斷龍脈的,而且是很厲害的一種方法。
關於斷龍脈這種說法,由來已久,古時候的皇帝最信這一套,風水是一個國家的氣運所在。
最早的斷龍脈可以追溯到殷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三大古都之一的金陵。
金陵是一個王氣沛然的地方,就算被秦始皇斷掉龍脈之後,也還是出了好幾個天子。
只不過這些王朝都是短命鬼,包括在這裡定都的王朝都深受影響,這和秦始皇斷龍脈有很大關係。
金陵城最早還不是秦始皇動的手腳,而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王,楚王曾在金陵的獅子山埋金鎮龍氣。
這也是金陵的由來,其實獅子山下面並沒有金子,只不過是楚王放出風聲,讓老百姓漫山遍野的尋找,從而達到挖斷龍脈的效果,龍氣外洩。
而對金陵龍脈下狠手的還是秦始皇,導致後來的金陵出不了真正的天子,就算有人稱帝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就覆滅了,包括老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