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其他,正是因為王綰親近儒家,而諸子學室中正有儒學一席之地,他們自然會雙手支援。
甚至就連諸子學室的師資力量,趙佗也不操心,那些式微的諸子傳人眼見官方願意推廣他們的典籍傳承,自然是欣喜若狂,一個個削尖了腦袋往裡鑽。
趙佗對此表示滿意。
發展教育,就會湧現更多的人才。
只要察舉制度能夠順利施行,再慢慢改革,轉化到科舉制,那麼軍功爵制度這個不停推動帝國發動戰爭的根源也就慢慢解決掉了。
就在趙佗盡力解決秦國身上的弊端的時候,也有不少事情發生。
一個是遼東郡管轄的胡人部落發生了叛亂。
據說叛亂者是昔日的匈奴王子冒頓,他幫助秦國對付東胡殘黨,卻在暗中發展勢力。
此事被遼東郡守察覺到後,意圖將其誘捕,結果事情洩露,冒頓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聯合東胡殘黨,入侵塞內,劫掠遼東郡。
訊息傳到咸陽,二世皇帝大怒。
秦將李信以冒頓之叛是自己留下的隱患為由,向皇帝請罪,並請求出徵,將冒頓等胡人徹底剿滅。
二世皇帝同意了,命李信趕赴遼東,徵燕、趙之地五萬兵馬,平定遼東胡人。
相比於遼東戰事的開啟。
西邊的戰爭則要順利的多。
到了二世皇帝七年春天的時候,西邊大勝的訊息也送抵咸陽。
秦將韓信、趙徹率輕騎跨數百里突襲烏孫昆莫所在,將其生擒,並俘獲烏孫貴族百人。
王離趁勢揮兵進擊,大破烏孫諸部,斬殺和俘虜上萬人,堪稱一場大勝。
二世皇帝很高興,在朝堂上激動的拍案道:“昔日烏孫劫掠我秦使之辱,今日復矣!”
特別是趙徹初上戰場,便跟著韓信立下生擒敵酋的功勳,讓扶蘇非常滿意,他稱讚道:“不愧是朕之外甥,待徹兒回來,朕當好好獎勵才是!”
擒烏孫昆莫,懸首咸陽,是先帝的心願和遺憾。
如今達成了,二世皇帝很是高興,在收到訊息的當晚,他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以慶賀此番大勝。
他在宴會上暢快痛飲。
到了晚間,突然咳嗽不停,似乎是大量的酒水刺激,引發了他昔日在北地留下的舊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