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王翦老了,他等不了多久了。”
“他一定會來攻的!”
項燕話到此處,聲音斬釘截鐵,充滿了肯定。
景同驚愕之後,又低聲道:“令尹,依你所言,既然那王翦等不起,吾等最好的應對方式應該是和他耗下去啊,不應和秦軍接戰。我軍不如放棄淮陰,率軍南下,引誘秦軍深入。只要吾等不敗,早晚能拖到秦人耗不下去,自己撤軍北歸,吾等屆時便可率軍北上收復故土!”
項燕神色平靜。
景同所說,何曾不是他之前的想法。
憑藉淮南,江東,甚至是更南方的百越之地,和他王翦耗下去,將王翦耗死之後,便是他大舉反攻的時刻。
但如今形勢卻又和之前大不相同。
現在楚軍擁立新王,正是軍心士氣大漲的時候,若是一戰不打就南下撤退,讓出淮陰、善道等地給秦人,勢必會涼了楚軍不少勇士的心,對軍心不利,還會讓那些尚在觀望的一些淮南、江東封君放棄支援他們。
二來則是因為楚軍好不容易聚集了近十萬兵力,其中不乏精銳。而他們的糧草卻只夠幾個月所食。如果項燕選擇南下後撤,那麼不僅是秦軍撐不住,他楚軍也撐不住啊,等到幾個月後糧食耗盡,他麾下的十萬大軍就會因缺糧而離散。
大軍離散容易,想要再聚集起來那可就難了,特別是在如今楚國大部分地區都落入秦軍手裡的形勢下,或許這將是他項燕最後一次掌控十萬大軍了。
與其等到大軍離散,還不如在兵力尚存的時候,和王翦拼一波,搏一個大勝的希望。
】
項燕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除了之前所說的原因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因素讓他放棄了南下撤退,留在淮水南岸和王翦拼殺。
因為他項燕是楚國貴族,是響噹噹的荊楚男兒。
“陳郢之敗,非我無能,乃國力不如,以及那庸主負芻的牽制。”
“而今日,你有兵力優勢,我亦有地利可倚。你有秦王信任,我同樣有大王聖明。如此,你我便可以堂堂正正的打一場,比一比誰的兵術更高強!來一場公平的決鬥!”
項燕高昂著頭,再次看向淮水方向。
他已經派了哨探,以及發動沿岸的楚人平民日夜沿著淮水巡邏,監視隨時可能出現的秦軍船隻,並每隔一段距離就設定了烽火。
如果王翦選擇以船隻裝載士卒渡淮,從楚軍後方登岸,那麼只要發現秦軍的船隻出現,楚人就會立刻燃起烽火警戒四周,然後附近的楚軍部隊就會快速趕到,對渡河的秦軍進行半渡而擊。
項燕轉頭,又望向善道以南。
如果王翦選擇避開善道的大片水澤沼地,向南從東陽方向繞道襲擊淮陰,那也無妨。
南邊雖然地勢趨向平坦,水澤減少,不適合楚軍的水澤伏擊戰術。
但若是秦軍選擇南向繞道,那他們也將失去淮水這條補給線。
那可是近二十萬秦軍啊,他們只能依靠民夫從後方用牛馬車輛的方式輸送糧秣,糧道會拉得很長。楚軍甚至不需要和王翦的主力交戰,只要斷掉秦軍後方的糧道,同樣也能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