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秦將蒙恬簡介> 第一百九十六章:換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六章:換將 (2 / 4)

最好再把留在淮陽的昌平君也給撤換下來。

這樣一來,伐楚之戰肯定穩。

但趙佗不敢這樣說,在如今舉國皆驕的情況下,能說這些話的人不是耿直的忠臣,就是腦子裡缺一根筋的傻子。

傻子徒惹人厭,忠臣一般也很少有好下場。

趙佗臉上擠出一抹笑,拱手道:「臣以為,有大王與諸卿在朝中決策,李將軍在前線親自指揮,攜翦除魏國之威,兵伐分裂之楚,此戰定能得勝。」

秦王政臉色一板,道:「你這趙佗,盡撿好聽的說。寡人問你,自然是想聽有用的東西,你也上戰場很久了,對於此番伐楚,是否有什麼好建議,儘可說來聽聽,也讓寡人知道,王賁那些話到底是真是假。」….

趙佗愣了一下,見秦王政是認真詢問,而非只想聽好話,便明白這位大王是想考驗趙佗在戰場上學到的東西,看一看他是否真的如王賁所說的,有成為大將的資質。

如果說上一次秦王召他問對,是問的天下大勢和戰略方向。

如今,則是落到實處,考察他趙佗對於這場戰爭的具體意見。

趙佗心動了,眼前可是他建言的一個好機會。

當然,如何建言也是有講究的。

換將增兵之說肯定是不行的。

李信為將,帶兵二十萬,這是

定好的計劃,也是秦王政心目中需要的兵力和人選,是絕不可能改變的。

至於昌平君,趙佗更不可能談及。

在那件事發生之前,昌平君就是秦國的大忠臣,也是當今秦王的血緣之親。

如此人物,是他趙佗能詆譭的嗎?

至於具體的進軍路線,如何安排指揮,更是主將的事情,連秦王都不會進行干涉,更別說是他一個小小的趙佗了,在戰略規劃上更沒有發言權。

所以趙佗此番只能另闢蹊徑。

他心思百轉,既不想說實話惹怒秦王,又不想失去這個進言的好機會。

終於,趙佗找到了一個盲點。

他大著膽子問道:「臣斗膽請問,不知大王此番為李將軍準備的副將為何人。」

秦軍主將之下,一般會根據兵力分設諸多裨將軍,統率下面的校尉。而在這些裨將軍中,會有一人權重相對較大,作為主將的副手存在。

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在主將決定分兵進軍時,能有一人統率其他裨將軍,進行相應的部署。

若無這位副手的存在,那其他裨將軍皆是同一級別,爵位也相差不多。憑什麼分兵時就要接受你一個同級的指揮?那樣難免會引起糾紛。

副將的權力比其他裨將軍要大,其提出的建議,往往會讓主將認真考慮。

王翦滅燕時,其副將就是辛勝。但辛勝和王翦一樣都是穩妥性子,其光輝難免被李信和羌瘣搶走,倒是顯得存在感不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