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吧,給他吧,料的東西,誰要?也就他要。”
老熟人的弟弟也在一旁勸說。
畢竟這東西放到手裡也有好一段日子了,原指望是能賣上好價錢的,可是實際卻不如人意,基本上算是砸在手裡了。
更何況經常擺地攤的弟弟也不太希望得罪張天元這樣的爽快人。
只要能給買家留下好印象,那也是可以增加買他的貨的機率。
古玩行所講的料,不是塑膠,而是玻璃加進其他顏料或物質,混合而成,可以做出各種工藝品,也有珠串之類,主要賣給沒錢的老百姓。
當然,料器中不乏高檔貨,像套色鼻菸壺,比較貴重。
可是,這件東西憑直覺,絕不是料一類的無機物,硬度也不會超過玻璃,而且在張天元的細觀之下,表面有許多均勻小裂紋,類似小蟲子的爬痕,有一顆還有一點不起眼的小劃痕。
由此推斷,料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因為玻璃物件從來不會出裂紋的,連壽山石類的石頭質地也不會有同樣的現象,那是通身的不細看一定看不出的小細毛紋。
那麼它是何物呢?
張天元把這當成了對自己的考驗。
像這種便宜貨,完全可以鍛鍊一下自己鑑定物品的能力,不能總是依靠鑑字訣吧。
反正賠了也只是小錢。
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多琢磨。
買不買需要隨機決定,還在東西不貴,不用擔多大風險,也就好辦了。
不管是什麼,只要買回去,準能賺錢。
既然它跟那麼的精緻的銀瓶在一起,似乎不會跟料搭上。
張天元突然想到珍珠,而珍珠多銀光的,這個卻是黃中閃灰,似乎沒聯絡。
當然,如果珠串是白色的,誰都會認識,東西也輪不到他了。
他的記憶裡覺得似乎有金珍珠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