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要被愛,想要有人能在她孤獨的時候給她足夠陪伴,不多,一小下就行。
可是現實就是,往往奢望的越多,失望的也就越多。
她和家人說過,和朋友說過,可他們的反應都是如出一轍。
一臉地不可置信:“這有什麼大不了嘛,自己去買點藥,過一陣就好了。”
如果是真的吃點藥就好了,那她今天就不會這麼痛苦了。
直到和我發微信的前一秒,她守在窗戶面前。
看著幾十米以下的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有那麼一瞬間想要衝動地一躍。
她想要一了百了,徹徹底底擺脫地獄。
依依變成這樣,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並不完全是因為各種壓力造成的。
假如在一開始,依依身邊的人能及早發現她的變化,及時給她足夠的溫暖與陪伴。
而不是冷漠以對,絕大可能不會出現這種場面。
不過作為她大學時期最好的朋友,我相信她一定會好起來的。
不論發生什麼,我一直都會在。
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重新看到這個女孩臉上的笑容。
她會像被太陽照耀的向日葵一樣,一樣的溫暖。
這世間有一萬條理由可以殺死我們,會因為生活中細微的小事而感到失落,會因為一些事後反悟出的弦外之音而惴惴不安。
夜深人靜的惶恐,熙攘人群中的孤獨,情不自禁的杞人憂天…...
但有時只要有一條理由也可以讓我們活著:
它可以是一朵纖細的不知名的花,可以是一隻在積水邊柔軟的脆弱的昆蟲,可以是一段在記憶中無法磨滅的影像,也可以是在前方等著你的人。
所以我希望我是那個她遇見後,能找到理由重新讓她活下來的人。
然後擁有重新愛上這個世界的理由和勇氣。
所以,我希望大家面對抑鬱症患者時,不要做一個冷漠的旁觀者。
而是竭盡所能給予他理解,幫助他擺脫無盡的黑暗,為他迷茫的前路點一盞燈。
後來,我給依依推薦了一首來自中島美嘉的《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