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餘生隨心> 第40章 ? 讓孩子吃這三種“苦”,是他們一生的福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章 ? 讓孩子吃這三種“苦”,是他們一生的福氣 (3 / 4)

也許我們的孩子不會因為清華北大這樣的事情黯然傷神,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挫敗感經常會出現:

“媽媽,小朋友不喜歡跟我玩”

“媽媽,我好不容易搭好的積木,突然倒塌了”

“媽媽,這次比賽我輸得一塌糊塗”

“媽媽,我這次考試退步了十多名”

這些細微的小事,都是孩子內心非常失落的時候。

讓孩子坦然面對不如意,給自己找到新的出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阿德勒在《洞察人性》中,給出過三個小建議。

首先,要同情和理解孩子。

不是告訴他失敗了沒關係,失敗了怎麼會沒關係?

而是告訴他我懂你,我知道你很難過,我如果是你,也會很傷心,畢竟你費了很多心血。

其次,孩子情緒穩定後,一起分析原因。

一件事情失敗了沒有關係,我們要在失敗中汲取教訓。

失敗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失敗。

最後,帶著孩子去放鬆放鬆吧。

失敗的情緒可能別人再多說也是無益,要讓他們自己走出來,接納自己的挫敗,同時也認識到,人生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很多愛他的人。

喜怒哀樂是完整的人生,錯過與挫敗是生活的常態,學會面對挫敗,面對自己的內心,才能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生活的本來面目。

“缺錢”的苦

前不久,有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海外留學歸來的兒子,在家啃老十年,父子二人經常為了此事爭吵。

父親一氣之下,把給兒子買的轎車、房子砸的一片狼藉。

兒子也想要“以牙還牙”,砸了父親的家,還想砍死父親。

在這個新聞中,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孩子”在家啃老十年,父親卻給他置辦好了房子、車子。

這個“孩子”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是缺錢的,他也許一直以為父母的財富就是自己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