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月票)
寧抱關說到做到,真的召集將士,就在城牆上宣佈自己的決定:“從今以後,我不是吳越王,只是寧王,你們叫得順嘴,我聽著順耳,大家都高興。”
將士們歡呼,他們的確更習慣稱“寧王”,既親切,還能少一個字。
寧抱關指向徐礎,“帶‘吳’字的王只有這一位,再有敢用者,我第一個不放過他!”
“不放!”吳軍將士雖少,喊聲卻大,帶動其他將士一塊吶喊。
寧抱關命人送上酒肉,犒勞將士,又惹來陣陣歡呼。
將一塊自己從未得到過的土地讓與他人,以鞏固聯盟,寧抱關做到了。
徐礎也必須做出相應的回覆,趁大家爭搶酒肉時,向寧抱關拱手道:“我見過的英雄不少,有帝王之相者,唯寧王一人。”
“嘿,你又不是相士……以後你留下來專心幫我打天下,我不會虧待你,你也不必再四處逃躥。”
徐礎微笑道:“我的畢生之願是找一位可勸之人,既已找到,絕不棄之。”
寧抱關點點頭,“你出城去吧。”
徐礎告退,只帶兩名衛兵,悄悄出城,奔往外面的軍營。
出城不久,空中飄下雪花,待到軍營門口時,雪勢紛紛揚揚,遮天籠地。
守門士兵認得吳王,十分驚訝,立刻前去通報。
徐礎站在營地門口回頭望去,已看不見東都的身影,心中忽生一陣茫然,急忙忍住,他現在需要的是決絕果斷,而不是多愁善感。
身後突然傳來一陣大笑聲,徐礎轉身看去,只見沈耽穿著單衣單褲,大步迎來,居然還是赤腳,邊走邊笑,朗聲道:“吳王來訪,瑞雪先知,倒先我一步迎接佳客!”
與寧抱關相比,沈耽的籠絡之術更加隨和,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好感。
徐礎也迎上去,笑道:“瑞雪雖然好客,卻比晉王冷三分。”
沈耽來到近前,執臂檢視,好像兩人已經多年未見,“快隨我進帳,外面的確有些冷。”
沈耽的帳篷與士兵無異,只是溫暖許多,沒地放置桌椅,沈耽拉著徐礎坐在床上,又以兄弟相稱,噓寒問暖,問的都是個人私事,然後才談起奪取東都的過程。
徐礎沒提起譚無謂,也不談自己的勸說,將功勞盡數歸於寧抱關。
沈耽聽得明白,笑道:“若無四弟相勸,寧王斷不敢冒此奇險,義軍能攻下東都,多半是四弟的功勞。”
“動嘴終究不如動手,我怎敢與寧王比功?”
外面突然響起一個聲音,“是執政到了嗎?我要見見,現在就見!”
“四弟有一幫忠臣,可喜可賀。”沈耽起身,到門口掀簾道:“幾位將軍請進,吳王在此。”
孟僧倫帶著幾名吳將進帳,跪下磕頭,徐礎急忙上前扶起,“諸位辛苦,吳軍傷亡幾何?諸位有誰負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