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因為與西歐山高路遠,華夏方面對於西歐的局勢,一貫不甚知曉。在華夏曆朝,一直都是把法蘭西、葡萄牙、西班牙三國混為一談,一併稱作“佛郎機”“佛蘭西”“佛蘭斯牙”等等。即便是在坤輿萬國圖上,因不清楚這個時代的歐洲局勢和國界,朱肅繪製圖形之時,也是隻根據大明人眼中所瞭解的世界,劃分出大概的區域,法國葡萄牙等地區,也只大概標註了“佛郎機”而已。
“什麼大明海盜,什麼官銀?殿下,您和姚大師在說些什麼?”徐增壽有些不解。
面對徐增壽的疑惑,朱棣灑然一笑,道:“若本王與老和尚沒有猜錯。”
“這支所謂的海盜,想來,就是我那五弟的隊伍了!”
“他失期數年,杳無音信……或許,我等是復聞其音訊了!”
朱棣的話,在諸將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們身為西征明軍將領,都是知道,當年,四殿下燕王朱棣與五殿下週王朱肅分陸水兩路,相約水陸並進,西征歐洲的事。
按照原先的規劃,燕王該拖住十字軍主力,而後由周王於海路至波斯,從波斯突入拜占庭國。因為周王不至,燕王只得徵發大量附庸國士兵,協同西征。
好在十字軍色厲內荏,明軍高估了他們的實力。只燕王朱棣一路,便已經成功的將戰線推過了多瑙河。只是朱肅這一路始終沒有聲息,這事始終是朱棣心裡的一根刺。
海上風波,實在難測。雖說周王已經有過數次航行的經驗,但誰也不能保證,他在海上就一定會化險為夷。數年失去音訊,眾人心中其實有了最壞的打算。
但而今先是發現了疑似大明艦隊所載的官銀,又探知到了疑似大明艦隊的蹤跡,已經足以使得眾人心中,重新燃起希望。
張玉,徐增壽等都與朱肅有故交,聞之紛紛出列自請,要去尋找周王艦隊蹤跡。卻是被姚廣孝給攔住了。姚廣孝道:“諸位先莫急躁。且看輿圖。”
“那裡斯本,遠在歐洲極西之處,而我等尚在東側。要到那處,無異於要將歐洲各國盡數打穿。”
“縱使我軍將士盡皆英勇,此舉亦無異於取死。安能如此為之?”
眾人這才冷靜了下來,仔細看那裡斯本的位置,朱棣也散去了內心的狂喜,重新找回了他所該有的理智。
“這裡斯本,確實遙遠了些若那些人當真是老五,也不知他們經歷了什麼,竟會流落到了那裡。”
“老和尚,依你之見,該如何辦?”朱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