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我等確實有所耳聞。”楊士奇有些慚然,但還是打起精神說道。“自殿下與燕王殿下擊潰帖木兒帝國之後,西方便已有加強海事之跡象。”
“擊潰帖木兒之後?”這回倒是換了朱肅驚訝了。“這般早?”
關於擊潰帖木兒帝國之後的局勢,朱肅只知道,中亞在朱棣的有意經營之下,已經與前世的局勢大不相同。
首先是帖木兒原先的老對手,在歷史上與他“父慈子孝”了數次的金帳汗國大汗脫脫迷失。這位好大兒在聽說的自己的老爹帖木兒被大明所滅之後,竟然恬不知恥的重拾了帖木兒義子的名分,打出了為帖木兒復仇的名號,彷彿他昔日對帖木兒的背叛,以及兩國之間常年的殺戮,都不曾存在一般。
魔幻的是,靠著這個旗號,脫脫迷失還真就拉攏了不少帖木兒餘部,對撒馬爾罕諸城展開了劫掠。
於是帖木兒的三個正牌子孫,附屬於大明的三大傀儡蘇丹聯名向大明求援,燕王朱棣可不會慣著脫脫迷失,燕軍鐵騎往西席捲,朱棣率領精兵穿插入脫脫迷失的後方腹地,摧毀無數部落。
而後神機營又緩緩壓上,將脫脫迷失的大軍打至崩潰。
脫脫迷失只得攜餘部西逃,金帳汗國分崩離析。朱棣知道大明現在最需要的是消化好已經獲得的土地,故而也沒有深追。然而崩潰的脫脫迷失餘部卻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他們流竄到了奧斯曼帝國的國土,將奧斯曼帝國境內給攪和的烏煙瘴氣。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乃是有“閃電”之稱的名將巴耶塞特一世,這位將領在歷史上也曾經戰功赫赫,只可惜生不逢時,遇到了堪稱一代天驕的帖木兒,最後被帖木兒生擒,於監獄中鬱鬱而終。
然而在當下這個時間線,帖木兒還沒來得及擊敗巴耶塞特一世,就已經被朱肅與朱棣兩兄弟給打的丟了性命,故而這位頗知兵事的蘇丹還好好的在自己的國度中蹦躂。
奧斯曼帝國本來,也有著趁帖木兒帝國崩潰的時候撿便宜的心思,故而巴耶塞特一世本就在暗中調集了軍隊,倒是正好用來對付突然撞進來的脫脫迷失。兩方在奧斯曼帝國的國境線上打的不可開交,最後還是“閃電”巴耶塞特技高一籌,好兒子脫脫迷失再次潰敗流亡。
這一次,脫脫迷失直接流亡到了馬穆魯克王朝,優秀的匹配機制,使得馬穆魯克王朝的蘇丹法萊吉,與金帳汗國的大汗脫脫迷失一見如故,法萊吉遂拒絕了巴耶塞特交出脫脫迷失的通牒。
“閃電”巴耶塞特大怒,眼見大明沒有動作,直接對馬穆魯克王朝開戰,敘利亞戰爭爆發,馬穆魯克騎兵與金帳汗國的騎兵聯軍大敗,名城大馬士革被焚燬。
而大明,只是在一旁看戲,並未出手摻和這些爭鬥。
這是朱肅所知道的訊息,他卻並不知道,在那個時候,歐洲海權就已經開始有所動向了。
“是,自帖木兒為我大明所滅後,奧斯曼、馬穆魯克大戰,黑羊國、喬治亞國等,亦陷入混戰之中,卻仍不能阻攔奧斯曼國。擴張的奧斯曼國徹底控制了陸地上的商道,據說,殺死了很多歐羅巴商人。”
朱肅輕輕抿了一口茶,奧斯曼帝國屠殺商人?唔,應該是出於宗教原因。奧斯曼帝國並不信仰歐洲盛行的基督教,且彼時,奧斯曼帝國正與拜占庭帝國決戰,是帖木兒帝國的崛起,打斷了“閃電”巴耶塞特徵服拜占庭的步伐。
因為與基督教國家的拜占庭帝國常年敵對的原因,奧斯曼帝國比帖木兒更為仇視基督徒,在歷史上,若是沒有帖木兒擊潰了正在擴張中的奧斯曼帝國,恐怕整個歐洲的基督教程序都要改寫。而現在帖木兒斯人已逝,奧斯曼這頭野獸可以說已經是沒有了籠頭。
“所以,歐羅巴諸多國家,才開始大力發展海貿,以聯通我大明嗎?”朱肅道。
“據往來商賈所言,確實如此。”楊士奇道。“不過亦有人言,是歐羅巴諸國畏懼奧斯曼與我大明威脅,故而紛紛尋求增強國力之法……據傳,許多本來互相敵對的國家已經停戰,以積攢國力,應對日後我大明及那奧斯曼國的威脅。”楊士奇道。
這倒是與那阿比蓋爾所言相吻合,若真是如此,歐羅巴此時倒是有幾分“凜冬將至”的味道了。不過,這應該只是誘因,讓歐洲諸國齊齊開始發展海貿,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至少朱肅認為,眼紅“鳳鳴洲”的財富,一定比畏懼大明和奧斯曼的威脅要佔比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