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3章 倭寇!! (3 / 3)

“馬奉孫說的海面上的門路,是什麼門路?”他一旁的朱棣順口問道。

“阿彌陀佛,回四殿下,是倭寇。”姚廣孝道。

“……是什麼?”朱肅感覺腦子裡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忍不住一怔。

“回殿下,乃是倭寇。”姚廣孝淡然回答。

“倭寇!”

朱肅只覺得腦海之中豁然開朗,一直緊緊關閉的某一扇門,此時已驟然間開啟了。

“老五,你是想說……”看到朱肅的模樣,朱棣也反應過來了什麼。

“那些餘孽所說的所謂‘大軍’,指的就是倭寇?”

“必然如此!”朱肅斬釘截鐵。

從前些年老朱建立大明開始,有明一朝,南方倭寇之亂,便始終不曾斷絕。

明史記載,洪武年間“倭寇出沒海島中,數侵掠蘇州、崇明,殺傷居民,奪財貨,沿海之地皆患之。”。

洪武二年,“倭人寇淮安”;洪武三年,“倭夷寇山東,轉掠溫、臺、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縣。”;此後沒有一年,大明沿海不被倭人入寇劫掠的。

乃至於之後的洪武七年,日本國僧人入明貢馬及方物,明朝卻之不受之事,老朱反而下國書指責日本天皇“內損良善,外掠無辜”,命其即日整治倭亂,卻並無迴音。

但是真較真起來,其實所謂的倭寇,並非全是來自於日本的“倭人”。元末之時,倭亂其實並沒有如今這般劇烈。那麼為什麼明初之時,老朱整頓民生、設立衛所,沿海倭亂反而加劇,幾乎蔓延東南全境呢?

史書上有答案:“張士誠、方國珍等餘黨導倭出沒海上,焚民居,掠貨財,北自遼海、山東,南抵閩、浙、東粵,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

是的,明初之時,倭亂之所以驟然加劇,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因為老朱徹底擊潰了以張士誠、方國珍為首的諸多武裝勢力。

這導致了部分仍忠於張、方的地主豪強,多亡命於海外,竊居海島,偽稱倭寇,而為東山再起。

這無異於給本就嚴峻的東南倭患,又打了一支“強心劑”。

也就是說,這些張陳餘孽,其隱藏在他們背後的真正力量,他們所仰賴的所謂“大軍”,壓根並非是什麼天災,也不是什麼難民。

而是那些漂流在海外,對大明虎視眈眈,始終打算伺機而動的“倭寇”!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