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聽完突然抬起頭看著手下人:“那還愣著?”
一句話,這些刑警都動了起來,分四個方向撲向整條街上的四家小飯店,這回,誰也不用陳達再繼續解釋了,既然沒點外賣,臺板上的餐盒是哪來的?
“頭兒,我們問過了,這幾家店都認識馬志武,說他只是很偶爾的去點餐,案發當晚並沒有訂餐,我琢磨著,現場這頓飯有可能是為了打打牙祭。”
陳達點頭說道:“一個男人,一個獨自經營店鋪的小老闆,在不點外賣也很少去周遭飯店的情況下,他平時都吃什麼?不能總是泡麵和麵包的對付吧?這兒可連個鍋都沒有。”
郝老歪提醒說道:“陳隊,這屋裡我們檢查過,根本就沒有冰箱。”
去最遠處的飯店宗航回來了,說道:“隊長,我問了,飯店老闆說他也見過馬志武,但是不常見,也勸過他,不行交點錢就入夥算了,每天跟著店裡廚師、服務員什麼的一起吃,可馬志武拒絕了,還說已經在店鋪旁邊的飯店入了夥。”
這一刻,根本沒被人關注過的那間貼著‘出兌’資訊的飯店直接進入了所有人的視線,這和以往的破案方式完全不同,陳達依靠旁證將手下人完全調動了起來。
他為什麼這麼幹?
原因很簡單,既然能成為刑警,那麼對尋找現場證據破案這件事肯定已經駕輕就熟,這群人掃過的現場肯定無法找出足矣挖到兇手的關鍵性證據,那麼,這個需要進行二次現場勘查的案子突破口就變了,一味的死腦筋只會跌入圈套裡。
對,就是圈套。
一個能在現場環境中不留下任何線索的兇手肯定不是第一次犯案,對付這種人,就得出其不意。
老陳去門口看了一眼那家飯店,見飯店招牌上寫著在全國各地都能看見的‘蘭州拉麵’時,他距離兇手又近了一步。
你以為蘭州拉麵都是蘭州人開的麼?
不是!
蘭州拉麵的經營者裡,有70%的店鋪是青海化隆人開的、還有20%是河南人的開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家政策好啊,凡是外出經營拉麵館的,就可以在當地申請無抵押貸款,貸款第一年的利息由政府出,當地政府每年在利息補貼上的錢就超過了500萬,甚至當地還有這麼一句話流傳著,說‘送出去10萬人,一年掙回來一個億’。
類似這種雜七雜八的知識,一般刑警知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