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何名?”邵樹德看著離他最近的一人,問道。
“李二狗。”此人恭敬地答道。
“魏人?”
“正是。”
“魏人好氣魄。”邵樹德感慨道:“為何出海?”
李二狗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憋了一會後才說道:“活不下去了。”
“魏博諸州遷走了那麼多百姓,土地很多,好好種地,如何活不下去?”邵樹德問道。
李二狗似乎也破罐子破摔了,直球回答道:“汗摔八瓣種地,委實非我所願。一年到頭沒幾個錢,還累得要死,所得寥寥,僅可果腹。社日之時,能吃點肉、喝點酒,便引為人間美事。這種日子,不過也罷,不如去海上討生活,即便不成,死了拉倒。”
邵樹德聽完,不置可否。
他知道,如今這個天下,抱持李二狗這種思想的人很多。對於種田不說極度鄙視吧,肯定也是不願老老實實種的。無他,太累,沒錢,受欺負。與其那般,不如外出闖蕩,賺到就大發一筆,賺不到就吃糠咽菜,死了也沒什麼可抱怨的。
河南的蔡賊也一個鳥樣。最遠的寧可跑到黔中那種蠻荒之地當兵,也不願在家鄉老老實實種地。
種地,種尼瑪!
邵樹德其實覺得自己已經很成功了。至少,他感化了相當一部分武夫子弟,讓他們老老實實在家務農,收收心,不再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但一百五十年的慣性之下,不可能所有人都這麼老實的,眼前這幾位就是了。
他們沒有能力在陸地上鬧事,那麼也就只能去海上折騰了,即便之前都是旱鴨子。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當水手、做海盜的人,又有幾個不是旱鴨子?都是半路出家的好吧。
魏人一開始也就賣一賣兵甲給海盜,後來發現,這幫海盜也就那個樣子,還不如自己親自下場,絕對比他們搞得更加風生水起。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國內的“人才”實在太多了。別的君王都追求“野無遺才”,大夏朝是特麼的想搞掉這些不是人才的人才。
“你獻上來的海圖,朕看了。”邵樹德看著攤開在桌案上的一卷海圖,手指在上面描繪的陸地輪廓和島嶼上劃來劃去。
李二狗等人的眼中露出希冀的目光。
這可是他們出生入死,外加絕好的運氣,才換回來的一份海圖。如果能令聖人認可,飛黃騰達不在話下啊。
“這一連串的島嶼,你們發現了多少,有幾個?”邵樹德問道。
“發現了二十六個。”李二狗說道。
“真就這麼多?”邵樹德問道。
李二狗有些猶豫,最終還是老實說道:“可能有三十來個,但不好找。那地方經常起大霧,很容易迷茫。小島又多,一旦迷航,觸礁的風險很大。”
邵樹德點了點頭。
他們在談論的是千島群島。因為冷暖流交匯,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千島群島漁場(北海道漁場)。同樣是冷暖流交匯,還極其容易形成大霧,對航行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他們在群島內部轉了一圈,沒有迷航,沒有觸礁沉沒,運氣相當不錯了。
當然,他們只是倖存者罷了。前往北邊探索的船隻,並不止他們一艘,其他人可能就沒這種好運氣了。
“這些島有沒有價值?”邵樹德又問道。
“島上有很多鰟頭,一到漁汛時節,密密麻麻,幾乎能把河溝塞滿。熊、狐狸就守在河岸邊,遇到遊不動的鰟頭,就上前抓住。”李二狗說道:“我等設法捕獵了兩頭熊,皮已經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