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到了茶攤前,一摸自己的袖子,沒帶錢……
一時有些尷尬,回過頭想尋張千,這茶攤的夥計卻是驚喜道:“幾位壯士可是渴了吧,茶水……我這裡有,有……不要錢,來……來,快請坐。”
李世民一時無語,卻還是坐下,張千很聰明的也掏了一下,發現自己竟只掏出幾張欠條。
欠條這玩意……顯然是在高句麗無法流通的。
偏又沒有銅錢。
這夥計卻是殷勤的斟茶。
李世民道:“有勞了,這裡距離國內城還有多遠?”
夥計很健談:“大抵三五里就到了,我看幾位壯士不是國內城裡出來的天兵,是從北方來的?”
李世民呷了口茶水,潤了喉嚨,頓時覺得舒適了許多,便道:“遼東來的。”
此時的高句麗,通行的也是漢話,只是口音有別罷了。
不過,只要語速放慢一些,彼此還是能聽懂的。
夥計便驚喜道:“不料北方也收復了,這便好極了,好極了,是安市城?”
李世民一臉無語,這些人……到底哪一國的啊?
李世民又點頭。
夥計便又興高采烈,去尋了一個高句麗人特有的餅子來,請李世民吃。
李世民也不客氣,三兩口吃了,鼓著腮幫子,忍不住道:“國內城已是天策軍駐紮了?”
“天策軍?”夥計想了想,似乎覺得好像是叫天策軍,便點頭:“是啊……真多虧了他們,若不是他們,我們這些小民,便真沒有活路了。”
李世民狐疑道:“這是為何?”
“你是不知……從前我等在這裡,真是生不如死,高句麗王,不,那高建武橫徵暴斂,四處拉丁,你知道嗎?便連年近五旬的老翁也要拉去,不肯去便要打。家裡若有牛馬的,統統都被他們搶走,家裡十歲大的孩子,也一併強徵。除此之外……一年下來。加下來的稅種有十幾種,處處都是要錢,成日有人伸手來要糧……就我說罷,我只是一個夥計,也被押去國內城裡,教我養馬,這若是有敵來了,去保家衛國,且也罷了,可唐軍未來的時候,便是這樣對待的。稍稍有不從,便要打,打的渾身都是傷,也不給醫藥。他們還成日說,漢軍來了,便要殺盡我們。所以要教我們順從。可誰曉得,天兵一到,開倉放糧,釋放所有的苦役,回家的人,還發放路費呢。聽聞……還說要置換什麼土地,用其他地方的土地,和咱們高句麗的世族和貴族的土地交換,這邊一畝地,那邊給一畝五分,換來的土地,到時都要分發下去,給無地的百姓耕種。你說說看,這是不是弔民伐罪?哎……何況,咱們高句麗……哪一個不是漢人呢?天兵說啦,咱們從先秦時起,便是大漢的樂浪、玄菟郡人,只是此後,被人竊據了而已。我細細思量,我姓李,還和大唐天子一個姓呢,都是漢姓,我說的話,和他們相通,可不就是如此嗎?”
李世民聽的一愣一愣的。
突然感覺自己回了家一樣。
一時之間,竟不知該說什麼好,李世民咧嘴笑道:“我也姓李。”
“呀。”這夥計驚喜的道:“這樣說來,我們可能同一個祖宗。”
李世民:“……”
張千在旁忍不住道:“不是的,不是的,肯定不是。”
夥計便有些遺憾:“五百年前不是,一千年前也是,總而言之……一筆寫不出兩個李來。你說是不是?”
李世民略顯尷尬,老半天才道:“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