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子到了百濟,已有許多年了。
這麼多年來,父子都不曾相見。
雖然書信之中,一直都說他過的挺好。
可那仁川是什麼地方?不過是蠻荒之地而已,再好,能比的了在長安時的半根手指頭。
這小子被陳正泰玩壞了,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想法,大抵都是臥薪嚐膽,披荊斬棘。卻不知,咱們長孫家,都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瞎折騰個啥。
李世民心情很好,見長孫無忌肯來作陪,倒也興致勃勃,一路過去,竟沒看到多少散兵遊勇,沿著高句麗人的官道,一路疾行,只五日之間,便抵達了國內城附近。
這國內城附近,乃是三韓之地北部區域少有的一片平原,在這裡,村落和城鎮開始增多。
可是……一切都風平浪靜,甚至路上開始增加了不少的商旅。
李世民沒有讓人事先前去通報,而是繼續前行,他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自己穿著甲冑,帶著一群衛士經過,沿途的百姓,非常沒有驚懼,反而一個個恭順的讓出道路來,而後,敬畏的朝著自己一行人行禮。
“怪了。”李世民越來越疑惑,尤其是越靠近國內城,這樣的情況就越發的明顯。
按理來說,這是新徵服的地方,即便沒有遇到反抗,所遇之人,對於他們的態度,也大抵是目中帶著怨憤。
可這些人,顯然並沒有表現出這些來。
李世民也算是擅長於觀察的人,從這些軍民百姓的目光中,雖有畏懼,但是也有敬意。
李世民道:“來了此地,倒是像和在長安一般,百姓們很是溫順,毫無恐懼之心。”
長孫無忌便立即道:“陛下仁而愛人,且有天子氣,想來,陛下的雄姿,一定折服了這些百姓吧。”
李世民瞪他一眼:“這些鬼話,莫說朕不信,便是你自己……信嗎?”
“信。”長孫無忌毫不猶豫,眼睛都沒眨一下。
李世民:“……”
李世民隨即搖搖頭:“走吧,先見了陳正泰再說。”
他心裡倒是極期盼著,陳正泰給自己一個解釋。
前些日子,他每日惴惴不安,想到陳正泰這傢伙乾的‘好事’,竟是倒賣甲冑,便是憂心忡忡,他在這世上,完全信賴的人並不多,陳正泰便算一個,倘若陳正泰都敢欺君罔上,犯下十惡不赦之罪,李世民便自覺地,這世上再沒有人可信了。
譬如自己身邊的張千和長孫無忌。
他們快要接近國內城的時候,到達了一處市集,此時飢渴難耐,沿途所帶的乾糧已是沒了,李世民便下馬,道:“我等去尋一些水,喝一些水上路。”
眾人自是緊緊尾隨,眼看著要到了一處茶攤。
這些百姓非但對他們不恐懼,居然有幾個稚童歡天喜地的跟在他們身後,蹦蹦跳跳,口裡叫著:“來漢軍啦,來漢軍啦。”
有的百姓如常一般,也有不少,悄咪咪的偷看他們,卻沒有人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