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同身受於亞倫對藝術的虔誠信仰,也感同身受於梵高的懷才不遇。
這種感動在他心中不斷的蕩起漣漪,讓他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一直有一種傾訴的慾望。
他本以為這種慾望會在見到許靈均這個作者後得到滿足,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他再次將目光投向窗外,曠野裡黑暗的景象彷彿無窮無盡,除了與它伴生的寂寞,再沒有別的東西了。
腦子裡噴薄的慾望讓他難以剋制,他終於找來了紙和筆,在上面重重的寫下: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裡沒有情人和春天
沒有月亮
麵包甚至都不夠
朋友更少
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瘦哥哥梵高,梵高啊!
火車在鐵軌上的顫顫巍巍的行駛,讓查海升的字跡也扭捏起來,可他心中炙熱的情感終究是有了傾注的地方。
“瘦哥哥”是查海升自己給梵高起的稱呼,因為《梵高之死》裡面寫梵高的身材瘦弱頎長,他將對梵高短暫而痛苦一生的哀嘆全部寫進了詩裡。
當他停下筆,去審視紙上的文字時,難以相信這竟然是他剛才所寫下的詩。
查海升在學校裡寫過論文、寫過觀後感、寫過學習心得,但並沒有寫過詩,那個天縱奇才般的詩人是一年之後才開始詩歌寫作的。
不過現在的他雖然沒寫過詩,但看過不少,仔細的品鑑了一番剛才都有感而發,他發覺自己竟然寫得不錯。
這個發現讓查海升心裡高興不已,他沒有想到自己似乎在寫詩這方面還有些天分。
他將這張稿紙小心翼翼的撕下摺好,本想揣進懷裡,又拿了出來再看了一遍。
名字還沒寫,應該有個名字才行。
他思忖片刻,又在最上頭寫了一個名字——
《阿爾的太陽——給我的瘦哥哥》。
這首詩是看完《梵高之死》後的有感而發,查海升想到的就是白天見過的林朝陽。
應該把這首詩寄給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