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陽瞥了一眼後視鏡,「沒關係,不需要擔心。」
聽他這麼說,車上幾人便沒說什麼。
等車子到酒店樓下,朱迪斯·瓊斯才注意到不僅是後車,她們前面也有輛車子一同停了下來,車上各自下來了幾個氣質精悍的男人。
這些人看起來動作矯捷,眼神警惕,不時掃視著周邊的情況,又不時放在林朝陽身上。
朱迪斯·瓊斯三人回想剛才在機場時,好像也見過幾人,只是當時並未在意。
看到朱迪斯·瓊斯他們的眼神一直放在幾個保鏢身上,林朝陽笑著解釋道:「香江這裡偶爾會發生針對富人的綁架案,所以家裡面僱了幾個保鏢。」
原來如此。
「咱們走吧。」林朝陽說。
三人和林朝陽步入酒店,臨走還不忘看一眼那幾個精悍的保鏢,心中同時冒出了好奇。
林朝陽一個作家,得富到什麼程度,才需要這麼多保鏢?
在酒店安頓好之後,朱迪斯·瓊斯沒有選擇休息,而是跟林朝陽到酒店的咖啡廳聊起了《舌尖上的中國》更多的出版細節。
她所在的克瑙夫出版社規模遠不如蘭登書屋,但在美國文學界的名氣卻絲毫不輸蘭登書屋。
這家出版社由出版人克瑙夫夫婦創辦並經營,曾經出版13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32位普利策獎獲得者以及18位美國國家圖書獎獲得者的著作。
為美國文學界發掘和引進了一大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作家,比如加繆、波伏娃、辛克萊·劉易斯、米沃什、托馬斯·曼·——
六十年代負責出版社編輯工作的妻子布蘭奇·克瑙夫去世,布蘭奇生前培養的編輯朱迪斯·瓊斯接過了重任。
她憑藉著編輯《安妮日記》一舉成名,先後編輯了薩特、約翰·厄普代克、
安妮·泰勒、蘭斯頓·休斯等諸多名家的作品。
之後朱迪斯·瓊斯又敏銳的將目光對準了飲食文化賽道,編輯出版的多部美食圖書為克瑙夫出版社帶來了鉅額收益朱迪斯·瓊斯本人也由此成為了克瑙夫出版社的中流砥柱。
這次出版《舌尖上的中國》,除了正常的編審程式,朱迪斯·瓊斯還要帶著喬和丹尼兩位資深攝影師遠赴國內拍攝素材,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到了晚上,陶玉書如約來到半島酒店,和林朝陽夫妻二人以地主的身份宴請了朱迪斯·瓊斯幾人。
席間,陶玉書還向朱迪斯·瓊斯討教起了製作美食節目的經驗。
這些年來朱迪斯·瓊斯編輯美食圖書,將許多美食作家推向了美國大眾,因此也參與了一些電視臺美食節目的製作,當過製作人和顧問,可謂經驗豐富。
她還以為陶玉書是電視臺的節目製作人,跟陶玉書聊了不少美食節目製作的幕後心得,兩人相談甚歡。
直到第二天,朱迪斯·瓊斯和喬、丹尼準備往內地去,通關前等待的間隙她閒著無聊到書報攤上買了份報紙。
她一個美國人,中文報紙肯定看不懂,只能在為數不多的英文報紙挑選一下,選擇了《南華早報》。
翻閱著《南華早報》,朱迪斯·瓊斯一下子愣在那裡,她仔細確認了一眼報紙照片上的人物,確定就是昨晚見過的陶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