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網路都使用TCP/IP協議進行通訊,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網際網路,
但規模還是極其有限。
一直到1989年,也就是去年,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發明了全球資訊網,
使得使用者可以透過連結在網頁間跳轉,這種簡單而強大的構想為網際網路帶來了爆炸性增長和廣泛普及的可能。
就在今年,香江中文大學已經在計劃建立香江第一個網際網路連線,並且還將.hk域名伺服器從美國遷移到了香江。
據林朝陽跟高錕交流,這一計劃即將在91年1月份完成。
在林朝陽的「科普」之下,陶玉書對嶄新的網際網路充滿了興趣。
林朝陽沒敢給陶玉書科普太多,只是把「新聞門戶」這個概念告訴她,就已經讓陶玉書心馳神往了。
陶玉書陶醉於林朝陽的「想象」,並且不乏執行的動力。
在這個家裡,向來都是林朝陽負責動嘴,她負責動手的。
她跟林朝陽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先嚐試以新聞摘要的方式介入網際網路新聞。
反正如今香江連網際網路都沒接入呢,就算是接入了,前幾年使用者肯定少得可憐。
現在搞這種操作肯定是賠錢的,就當是提前卡身位了,如果以後網際網路產業真的能發展起來,那好處肯定少不了。
具體的實施辦法是由明報企業單獨建立一個網路新聞部,創辦一份網路新聞出版物,出版物暫為中英雙語。
以每週一期的頻率匯總亞洲範圍內的重要新聞,再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傳送給全球各地的訂閱使用者。
陶玉書已經給這份網路新聞出版物起好了名字,就叫「亞洲新聞摘要」。
光聽名字,可謂逼格滿滿。
陶玉書還想好了,以後真要是建立新聞入口網站,就叫亞洲新聞網。
辦大事,必須得有格局。
這名字就很有格局。
又過了幾天,快到聖誕了,林朝陽打算帶著陶玉書出門過過二人世界,一直在等陶玉墨下班回來好帶孩子。
結果等了好長時間也沒見陶玉墨回來,他只好給砂糖遊戲打了個電話。
「你忙什麼呢?怎麼還不下班?」
「忙工作唄!」陶玉墨說。
嘿,林朝陽感覺今天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
平時都是晚出早歸的,到了公司就是玩遊戲、吃上午茶,今天竟然加上班了?
「你先回來。」
「回去幹嘛?」
「帶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