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廣電部的由同志特地趕到滬上出席了《男兒當自強》的首映式,電影改革由他強力推動,此舉的站臺之意表露無疑。
有了滬上的經驗,吳思遠和成志谷又帶著《男兒當自強》一路向西,去了如今電影複製訂數最高的JS省電影發行公司,但卻遇到了JS省電影發行公司的抵制。
失敗之後,兩人沒有氣綏,直接繞過了省發行公司,轉與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這幾家市級發行公司的聯合體談判,雙方一拍即合。
1993年6月12日《男兒當自強》向這幾地直接發行,這又成了在省級公司發行不暢後,可以往下發行的第一例,電影界稱之為「江蘇突破」。
整個6月,吳思遠和成志谷跑遍華東、華南各個省份,珠影廠的廠長孫長城則負責電影在兩廣地區的上映,硬生生讓《男兒當自強》上映了半個中國。
結果也是十分可喜的,僅在滬上一地,《男兒當自強》上映首周票房收入就突破了100萬元。
到7月初,電影在內地各省市上映時間1020天不等,根據各地發行公司粗略統計的資料,《男兒當自強》的票房收入達到了850萬元。
「看現在的樣子,內地票房有望破1500萬。35%的分賬比例,我們再和製片廠分,也就五百多萬。
看起來不多,但卻是個非常好的突破。
林太做事有大局觀,灣島方面前年解除了‘不能有大陸方面人員和資金參與的限制之後,就積極佈局合拍片。
《男兒當自強》只是個開始,以後每年我們和內地製片廠合作的電影不會少於6部,公司的票房收入將會有一個不小的提升。」
聽吳思遠聊著電影在內地上映的內幕,林朝陽頜首說道:
「內地的市場規模還遠未開發出來,以後大有可為。
不過也別太樂觀,現在香江、灣島的電影公司一窩蜂的跑去內地搞合拍片,
內地方面肯定不會坐視合拍片的風氣這麼肆無忌憚的刮下去。」
90年之後,內地電影界掀起了合拍潮,因為成熟的商業化風格,這些合拍片在內地上映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到94年國內電影票房前10之中有7部是合拍片,在這樣的情況下,內地方面不得不出臺政策,開始限制合拍片的數量。
吳思遠知道林朝陽夫妻在內地根底深厚,以為他是提前得到了什麼訊息,心照不宣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李翰祥喝到三分醉意,眼神迷離的過來摟住了吳思遠,滿懷感慨的說道:
「那年朝陽和玉書來香江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沒想到一晃過去這麼多年了見他湊了過來,林朝陽和吳思遠止住了話題,笑呵呵的聊起了閒話。
李翰祥和林朝陽結識於《垂簾聽政》,相交已有十年,但要說深交,還是在林朝陽夫妻二人來港發展之後。
這幾年他搭上了林氏影業的順風車,為林氏影業當藝術顧問的同時,兼顧著電影投資,賺了幾千萬。
每每想到,都覺得自己當年的決定英明無比,得意非常。
「是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朝陽夫妻倆現在已經成了香江數一數二的有錢人了,比肩李嘉誠!」嶽華語氣誇張的說。
說起林朝陽夫妻倆崛起的速度,在場眾人儘管身為友人,也難免驚歎。
短短六七年之間,便成為這座城市金字塔尖上的人,堪稱財富神話。
林朝陽擺了擺手,「瞎,說這個就沒意思了!」
李翰祥附和道:「就是,聊錢對朝陽來說確實沒意思。」
眾人聽出他話裡的椰偷之意,哈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