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本想在林朝陽這個作者身上挖點新聞,結果找了兩天沒找到他人,還是被陶玉墨告知,說林朝陽去了法國領獎。沒辦法挖到《大時代》和股災的內幕,這些記者很是遺憾,但這股遺憾很快就被林朝陽得獎這件事給抹平了。
股災讓《大時代》在香江紅的發紫,林朝陽這位作者自然也成了民眾們關注的焦點,他在國外得獎,這不也是個挺吸引人眼球的新聞嗎?
記者們等了兩天,果然在一些國際媒體上發現了林朝陽獲獎的新聞,然後就有媒體第一時間轉載了訊息。這陣子林朝陽的關注度正高,有關於他的新聞民眾們都愛看。
新聞報出之後,立刻收穫了不錯的效果。
有些媒體見此情形,便開始給民眾們科普勒諾多文學獎的牛逼之處,整個事件的走勢跟一週多之前內地媒體的操作如出一轍。
到後來,大家都這麼吹捧林朝陽,民眾們都麻木了,媒體也覺得有點乏善可陳。
於是,《明報》憋了個大的,他們發表文章稱:勒諾多文學獎是法國文學的桂冠,林朝陽獲此殊榮堪稱香江之光。
《明報》本來就是香江大報,影響力不俗,而且評價的又是林朝陽這位近來叱吒香江的當紅作家林朝陽。
“香江之光”這個稱呼立刻獲得了許多香江市民的認可,除了讓《明報》又在媒體同行之間打了一場漂亮的聲量爭奪戰之外,也為林朝陽鍍上了一層金身。
陶玉墨講完了“香江之光”這個稱呼的由來,滿臉笑容的問林朝陽:“怎麼樣?姐夫,這稱呼聽著感覺還不錯吧?”林朝陽微笑道:“當然不錯,被人誇還能不高興嗎?”
“你現在可真成香江名流了,最近這幾天各家媒體的採訪邀約沒完沒了,還有富豪邀請你參加他們家的晚宴呢。”媒體的採訪邀約在林朝陽的意料之中,但富豪的邀請卻令林朝陽很是意外。
“富豪?誰啊?”
“李兆福、莊重文。”
陶玉墨報出這兩個名字後,林朝陽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莊重文是愛國商人,當年林朝陽隨內地作家團訪問香江時還接受過他的招待。旅居香江後,林朝陽沒主動聯絡過他。
人家畢竟是鉅富,林朝陽不想讓人家覺得自己想要攀附。
莊重文跟林朝陽有過一面之緣,邀請參加宴會還有個由頭,可李兆福是個什麼情況呢?
在香江這樣的社會里,李兆福這樣身價近百億港元的富豪處於社會的最頂層,林朝陽可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值得他拉攏的地方。
想了一會兒,林朝陽只能把原因歸結到他在股市的操作上。他想到這裡,給撥通了聯交所的股票交易電話。
瞭解了一番情況後,證實了他心中所想,林朝陽才結束通話了電話。
之前股災發生時張曼玉問他買沒買股票,他確實沒買,但不代表他沒有任何操作。87股災這種天降橫財的機會,他不賺點零花錢,實在是說不過去。
股災之前他瞄準了黃玉郎的玉郎機構的股票,他先將手中國泰城市的股票全部清空,又上了10倍槓桿,向機構融資高達1.4億港元。
然後他將這些錢全部用來向券商借入了玉郎機構的股票。本來如此鉅額的股票,想要透過券商借入根本是天方夜譚。但架不住黃玉郎的操作太騷,給了林朝陽這個黃雀可趁之機。
黃玉郎1979年成立玉郎國際,到去年玉郎國際以“玉郎機構有限公司”的名義在香江上市,黃玉郎持股75%,市值2.4億港元。
其時玉郎機構出版14種漫畫書刊和一份名為《玉郎電視》的週刊,橫掃香江漫畫業上市後,黃玉郎信心膨脹,動作不斷。
先是斥資1300萬港元購入柴灣康民中心作為玉郎印刷廠的廠房。
後又以7000萬港元的價格從星島報業集團手中買下10層高的英皇道新聞大廈,作為玉郎集團的行政及製作總部。緊接著,他又瞄準了《天天日報》。
這家由韋氏家族的韋基澤、韋基舜於1960年創立的日報是世界上第一份彩色報章,1977年被妙麗集團劉天就收購。妙麗集團次年便宣告破產,港英政府破產管理機構對其清盤接管。
國內的金城銀行為其債權人,新H社委託香江愛國商人何世柱主持《天天日報》。結果《天天日報》竟然在何世柱的領導下起死回生,一舉成為香江第二大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