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作品出版後銷量不佳,除了首印的印數稿酬之外,作家一分錢印數稿酬也撈不著。
若是作品賣的好,作家能拿到印數稿酬,出版社賺的更多,林朝陽的要求相當於是與出版社風險共擔。
“酌情?”衛君怡挑出林朝陽話裡的字眼。
“萬冊6%。”林朝陽說出了一個數字。
“不可能!6%太多了。”衛君怡斬釘截鐵的說道。
根據現今的稿酬規定,印數稿酬以基礎稿酬為基礎,每萬冊計2%稿酬,林朝陽提出的數字相當於是在現有的標準上提高了200%。
“您說我要的多,難道不是因為我的作品銷量好嗎?難道社裡不賺錢嗎?”
林朝陽的話讓衛君怡陷入了沉默。
“在創作上,作家是作品的靈魂人物這不假。但在圖書出版行業裡,一部圖書從策劃到出版,編審譯校、印刷裝幀、運輸上架……每一道工序都是有成本的。”
“您說的我都明白。可出版社給我們作家的稿酬並不是以成本來算的,而是以基礎稿酬來算的對吧?
我賣得再好,計算的標準也是以基礎稿酬來算,怎麼算出版社也不吃虧。”
林朝陽據理力爭的態度讓衛君怡感到頭疼,她早就聽說了這個青年作家對於稿費相當看重,只是沒想到會這麼難纏。
千字12塊的稿費不滿意,居然要漲印數稿酬,而且不是一點半點,而是直接在原有的基礎上上漲了200%。
“你的要求太高了,最多3%。”
林朝陽苦笑道:“我磨了半天嘴皮子,您就給我漲百分之一,那我還不如要千字十二塊了呢。”
“這樣,咱們各退一步,5%。我賣上一百萬冊,也就多付個幾千塊錢稿費。你們出版社賺的可是幾十萬。”
“胡說八道。真賣一百萬冊,我們出版社也就能收入幾萬塊而已。”
“您老騙我可以,別把自己給騙了。”
林朝陽說了一句俏皮話,然後被衛君怡瞪了一眼。
沉默了半天,衛君怡終於說道:“好!5%的條件我可以答應你。”
林朝陽聽到這話臉上露出勝利者的笑容。
這時衛君怡卻又說道:“不過你也得答應我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