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強大而狡猾的對手,陶玉書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強烈的鬥志來。
聖誕期間,由林氏影業出品的《賭神2》上映,王晶、周潤發這對王牌組合再度聯手,《賭神2》一上映便呈現出橫掃市場之勢。
首日票房破300萬港元,觀眾口碑良好,助力電影首周票房打破2000萬大關,
看樣子又是一部本埠破5000萬港元的大賣之作。
這已經是林氏影業今年第二部、歷史上第三部本埠破5000萬港元的電影了。
第一部是去年周星馳的《審死官》,票房5021萬港元;第二部是9月上映的《
黑俠》,票房5164萬港元。
三個多月來《黑俠》已經在香江、灣島、內地、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陸續上映,各地票房表現不一。
其中表現優異的是香江、內地、灣島、美國、韓國,分別取得了5164萬港元、4230萬元、2.26億臺幣、1.03億美元、45.12萬人次的成績。
日本、東南亞的表現則差強人意,總體算下來,《黑俠》的全球首輪大規模放映,累計票房為1.54億美元。
對於投資3000萬美元的《黑俠》來說,這個票房資料自然要算得上是大賣了,僅僅是稅後的票房分賬就淨賺2400萬美元。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黑俠》還將陸續登陸歐洲、美洲各國。
而且《黑俠》作為類超英動作片,錄影帶租售和家庭轉播收入一向不錯,保守估計收益超過4000萬美元問題不大。
除此之外,林氏影業的股價也在影片的熱賣中一路走高,到《賭神2》上映,
依舊大賣,林氏影業的股票熱得發燙。
在距離94年元旦還有四天的時候,林氏影業的市值在市場的狂熱追捧中終於打破了200億港元大關。
去年這個時候,林氏影業的市值剛剛突破120億港元,僅一年時間,漲幅達到67%。
稱不上是妖股,但這個表現絕對是績優股了。
關鍵跟那些生死一線間的妖股不同,林氏影業上市三年,業績穩步提升,又時不時帶給市場和投資者們驚喜。
已經完全贏得了投資者們的信任,同時投資者們也對林氏影業所描繪的「國際化」道路深信不疑。
《電鋸驚魂》《赤壁大戰》《黑俠》,一年之內連續三部影片創造了全球票房破億美元的佳績,林氏影業的國際化已經初見成效。
趕在12月末,美國《綜藝》雜誌釋出全球票房top100影片名單,《侏羅紀公園》以9.78億美元的誇張成績一騎絕塵,這個數字幾乎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
如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票倉,其地位如同《侏羅紀公園》之於1993年的全球票房。
在這份排行榜單之中,「環球影業」、「派拉蒙影業」、「二十世紀福克斯」之類好萊塢巨頭不斷重複出現,美國出品的電影占了至少八成。
好萊塢在國際影壇的統治力可見一斑!
可就是在這樣一份好萊塢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的榜單當中,有一個公司的名字卻分外突兀的出現了好幾次一一林氏影業。
甚至林氏影業還有三部電影的票房闖進了前十名,分別是第五名的《黑俠》
(1.54億美元)、第六名的《赤壁大戰》(1.49億美元)、第九名的《電鋸驚魂》(1.03億美元)。
《綜藝》創刊近90年,是美國領袖級的娛樂商業雜誌,素有「好萊塢聖經」之稱,近年來也逐漸成為了全球傳媒娛樂業的風向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