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豪1978筆趣閣> 第507章 1988年最大慘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07章 1988年最大慘案 (3 / 7)

這對老夫妻正是灣島的夏承楹與林海音夫妻二人。

早在去年,林海音便託董橋帶話,希望能夠將林朝陽的作品引入灣島。

結果年初林朝陽在內地待了幾個月,始終未見回香江,這件事便一直拖了下來。

林朝陽早年便與夏承楹見過,當年夏承楹隨香江中文大學的學生代表團訪問燕京,與當時在燕大圖書館當圖書管理員的林朝陽相談甚歡。

《梵谷之死》最早引進香江,就是由他主導的。

今天再次見面,自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

見面寒暄了兩句,林朝陽客套的說:「應該是由我去拜訪二位才對。」

林海音笑道:「林生過謙了。您海外獲獎,大大的為我們國人爭光,我來上門才算表示誠意。」

一番謙辭客套後,林朝陽先與林海音夫妻倆聊了些家常。

夏承楹出身燕京官宦人家,早年父親夏仁虎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讀的是燕師大的前身北平師範大學,說起來還是陶玉書的校友。

林海音幼年時隨父母遷居燕京,直到48年才回灣島,對燕京同樣有著樸素而深厚的情感。

「燕京城現在變化不小,不過主要是在二環外。南柳巷還在,家父在那裡還買過一處院子,大致應該與以前是一樣的。」

林海音小時候住在曾在椿樹衚衕的福建永春會館和虎坊橋大街的廣東蕉嶺會館暫居住過,住的最長的是現西城區琉璃廠西街西口的南柳巷。

現如今福建永春會館和廣東蕉嶺會館早已物是人非,只有南柳巷的四合院仍健在。

問起兒時舊事,聽著林朝陽的講述,林海音臉上難掩曦噓。

「我小時候最喜歡吃幹饅頭蘸白糖還有吃炸醬麵,熱乎乎的豆汁兒一頓能喝上三大碗。

當時我媽媽很不能理解,總是皺著眉說:

這乾巴巴的怎麼咽得下去?

那硬邦邦的粗麵怎麼嚼得動?

豆汁兒簡直像水!

她是土生土長的灣島人,卻生了我這麼個燕京胃。」

林海音說著話,臉上流露著緬懷之色,林朝陽面露微笑說:

「正巧最近天氣熱,等會我給你們幾位做頓地道的老燕京炸醬麵。」

聞言,林海音表現欣喜,臉上流露出幾分期待。

今天林海音夫妻倆來本是為了林朝陽作品出版的事,可見了面後誰也沒提這件事,話家常丶憶往昔反倒成了今天的主題。

林海音夫妻二人聊的興起,又談到了在燕京的求學經歷,談到了少年時在燕京的種種遭遇,往事雖已久遠,卻彷彿歷歷在目。

眼見快到中午,林朝陽張羅著下廚做飯,董橋對著林海音夫妻二人調侃道:「朝陽的廚藝是一絕,今天若不是跟著您二位來,我可沒這個口福。」

聽得此言,林海音夫妻倆心中不由得多了幾分期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