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姆打趣道:“富瓦河水庫,應該也算是萊茵市自己的‘海’了,現在富瓦河水庫的面積就比萊茵市的建成區還要稍微大一點。”
“週末的時候,很多市民會選擇到庫區遊玩或者釣魚,從萊茵宮的高處也可以看到富瓦河水庫,皇家園林也是依附富瓦河水庫打造出來的。”
“富瓦河水庫的東面還有南面,也有大量未開發的森林,南面除了倫塞姆富瓦河的下游以外,還有通往太特市以及欣代,克利馬內市的鐵路,算是萊茵市的出海通道之一。”
自從東非鐵路網基本形成以後,東非內陸對達累斯薩拉姆港的依賴大大減少,就拿萊茵市來說,最快出海通道就有達累斯薩拉姆市,克利馬內市,欣代市,羅安達市,本格拉市,洛比託市,卡賓達等等。
這些東非港口城市裡的後起之秀,都有直達萊茵市的列車,極大減少了萊茵市對達累斯薩拉姆市的依賴。
這也是達累斯薩拉姆市最近幾年發展相對乏力的原因之一,不過東非對此是樂見其成的。
這恰好證明了東非交通建設的成就,畢竟路線越多,樞紐城市數量也就會增加,原本交通樞紐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會隨之下降。
不過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條件擺在那裡,即便是“衰落”,也只是相對而言,不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發展慢,而是其他港口城市發展太快。
在這方面,蒙巴薩的條件就好太多了,到目前為止,蒙巴薩依舊是北方鐵路唯一出海通道,而北方鐵路的加彭段,建設進度比較緩慢,估計還要兩三年後才能正式完工,讓北方鐵路正式成為連線兩大洋的東非國家鐵路幹線。
加上蒙巴薩的金融屬性,這些年極速增加,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就能取代達累斯薩拉姆市成為東非第一大城市。
當然,超越達累斯薩拉姆市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除了可能被達累斯薩拉姆市重新反超以外,還要面對羅安達,卡賓達,貝拉等新銳港口城市的競爭。
而和這些港口城市相比,東非內陸城市的發展,就更多需要東非政府的協調了,萊茵市作為首都,其發展狀況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東非內陸經濟的發展情況。
這幾年,萊茵市的發展速度在東非國內城市中也算名列前茅,尤其是在非經濟領域,大量資源投入讓這裡迅速成為行政,金融學術,教育,醫療,交通等等全國中心城市。
馬克西姆說道:“再過一會,我就帶您們到富瓦河大壩去看一看,從那裡你們就能知道我們是如何將倫塞姆富瓦河截斷的,而且現在正是雨季,倫塞姆富瓦河水量充沛,富瓦河水庫的水位也高。”
“站在富瓦河大壩上就能看到相當壯觀的風景,在此前,我們會經過萊茵市的西南部工業區,再過幾個路口,向左轉彎,就進入西南工業大道,沿著西南工業大道,不到十幾分鍾就可以看到富瓦河大壩。”
“雖然富瓦河水庫在東非水利工程中,只能算中等偏上規模,但是也不算小,世界上有能力獨立建設這種規模水利發電站的國家也沒有幾個。”
而聽到馬克西姆這麼說,阿列克謝等人對這座由東非人工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更感興趣了。
雖然富瓦河水庫按照馬克西姆所言,在東非水利工程中只能算中等偏上規模,可這只是針對東非而言。
事實上,從踏入東非,並且經過中央鐵路,深入東非腹地,窺見了東非沿海到內陸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後,幾人就已經清楚的知道,東非在基建領域的成就,放在世界上可能都是數一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