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 成功的秘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九章 成功的秘訣 (1 / 2)

這並非虛言,作為尼古拉二世的子嗣,三人的見識顯然要比普通人高的多,而俄國雖然經濟和工業在列強中排名相對落後,但這也僅僅是和其他列強國家對比。

而瑪利亞,安娜斯塔西婭,阿列克謝三人,他們更是長期居住在聖彼得堡,聖彼得堡作為俄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建設上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完全不落下風。

但是,這次東非之行,還是讓他們直觀看到了俄國和東非的巨大差距,這還要從他們前往東非的路線說起。

三人前往東非,為了避開交戰區域,所以沒有選擇從波羅的海出發,畢竟波羅的海西邊是要經過德國海域的。

而烏克蘭和東歐也處在戰爭前線,所以三人抵達東非時,選擇的路線是從黑海東部港口出發。

而從聖彼得堡到黑海沿岸,就必然要經過俄國的腹地,越往東,經濟和工業發展水平越差,這也就導致三人一定程度上見識到了俄國真實的國情。

而到了東非後,有了中央鐵路沿線的所見所聞,更是和之前在俄國境內所見到的真實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這樣東非肯定有些勝之不武,畢竟東非中央鐵路沿線,一直都是東非經濟最發達的區域,這樣就有些田忌賽馬的意味。

而瑪利亞三人,自然不可能瞭解其中暗藏的玄機,畢竟他們缺乏對東非國情的瞭解。

阿列克謝就說道:“感覺東非比俄國先進太多,尤其是鐵路沿線,東非的農場普遍使用拖拉機,汽車等機械,在俄國卻很少見,雖然這個時間段俄國正是冬季。”

冬季自然也就意味著俄國的農業活動基本停止,而作為熱帶國家的東非自然沒有這方面顧慮。

所以拿東非的農忙時期,和俄國的農閒時期對比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東非農場裡的汽車可是騙不了人的,這可不會因為俄國是冬天,全國汽車就停擺了。

當然,這裡主要指的是貨用汽車,而不是轎車,如果比轎車數量的話,俄國更是會輸的一敗塗地。

“還有東非的電力普及程度,顯然也比俄國要強太多,我們在東非見到了大量電力設施,基本上中央鐵路沿線的每個村落都實現了通電,而東非的城市和小鎮,電氣化程度更是驚人。”

“基本上到處都能看到電線和電線杆,交織成為複雜的電網,光是鐵路兩側就裝備了很多我們看不懂用途的電力裝置和線路。”

“在大城市更是誇張,達累斯薩拉姆市,姆貝亞,和萊茵市的電氣化程度更是驚人,在東非電力已經成為了走進千家萬戶的必需品。”

電氣化這個詞,自然是阿列克謝從馬克西姆那裡學來的詞彙,對於電力的普及,阿列克謝等俄國皇室成員其實並不陌生。

但他們很清楚的知道,俄國在這方面和東非的巨大差距,畢竟俄國基本上只有城市才有條件推廣電力普及。

在俄國絕大部分地區,依舊在使用煤氣燈,煤油燈,蠟燭,甚至可能是木柴進行照明,一到了夜晚,俄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將陷入一片黑暗。

而東非卻有大量的電力,來供應夜晚街道上路燈的用電,這使得東非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成為了不夜城。

馬克西姆說道:“這是因為我們東非對電氣化的佈局早,早在上個世紀,東非就將電力和電氣研究,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進入20世紀後,更是提出了全國電氣化的概念,後續透過政府主導,在全國新建大量電力設施,讓東非的發電量不斷創下新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