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同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同意 (2 / 2)

所以威廉明娜很是認同的說道:“首相說的確實在理,如果我們不答應東非的要求,說不定東非人不僅不會感覺沮喪,反而會欣喜若狂,這樣他們就不需要顧及兩國之間的情分,放開手針對東印度群島殖民地。”

凱波爾嘆了口氣道:“這也是我最擔心的一點,如今國際局勢,對於東非相當有利,除了美國以外,美國哪個大國可以制衡東非。”

“但是美國也在美洲和東非競爭激烈,在南洋地區,他們的實力卻遠不如東非,而且和美國合作,說不定會引狼入室,如果真發生這種情況,那才是最糟糕的,畢竟東非只是圖謀十幾座島嶼,美國人說不定真對整個東印度群島存在壞心思。”

“所以我認為,我們對東非的態度應該是,只要東非不做出損害我國核心利益的事,一些細枝末節可以完全答應東非。”

凱波爾的擔憂不無道理,美國在南洋地區只有一個菲律賓,而且還不是完整的菲律賓群島,而反觀東非,不僅在南洋有大量殖民地,甚至整個太平洋海域,除了南美西海岸以外,都有東非的殖民地存在。

所以相對於一個已經吃的半飽的東非,反而是美國種還餓著肚子的國家對荷蘭的威脅更大。

再者說,東非和荷蘭的關係一直都不錯,雖然會因為南洋的殖民地產生一些矛盾,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兩國間的關係,至少在政府層面,東非對荷蘭的態度一直都不錯。

這就像以前英國和荷蘭在海外有不少衝突,但是荷蘭和英國的關係其實還不錯是一個道理。

這種政府層面的態度,往往和國情有關,荷蘭即便和英國發生一些齷蹉,但英國也是荷蘭防止被德法兩國從陸地進攻並且吞併的倚仗。

而東非對荷蘭的經濟意義遠大於東印度群島對荷蘭的經濟意義,從恩斯特到東非開發殖民地時代,就和荷蘭人多有合作,到了萊茵帝國崛起以後更是如此。

東非這種域外國家,向來注重和歐洲的一些小國發展友好關係,當然,葡萄牙是其中的例外,但是這只是葡萄牙擋住了東非本土擴張的道路而已。

事實上自從20世紀以後,東非和葡萄牙的關係也開始轉暖,尤其是歐洲戰爭爆發後,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開始快速發展。

畢竟葡萄牙是西歐的門戶之一,東非和西歐的貿易繞不開葡萄牙,至於曾經兩國在非洲發生的齷蹉,早就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消散了。

威廉明娜說道:“既然你已經有了具體打算,那接下來只要做好議會的工作就好了,同時這次領土買賣的輿論也要掌握好力度,不要在國內引發問題。”

凱波爾首相說道:“我相信議會會認可我們的理由,畢竟我們國家本來就是身不由己,在東非面前沒有拒絕的權利,至於國內輿論的把控,現在國內注意力都集中在歐洲戰爭之中,所以掀不起風浪。”

歐洲戰爭每天都霸佔著荷蘭國內的頭條,可以說西線戰場上每一天的風吹草動,都吸引著荷蘭全國的注意力。

畢竟一個不好,荷蘭就可能淪為兩大陣營的戰場,重蹈比利時的覆轍,只要看看鄰居比利時如今的慘狀,荷蘭人也沒有閒心關注萬里之外,區區幾座島嶼主權的變動。

畢竟上一次東加里曼丹被東非拿走都沒有引起荷蘭國內太大關注,除非是爪哇島或者蘇門答臘這種荷蘭在海外的核心利益受損,這種地方還能叫的出名字,但是東非索要的十幾座島嶼,全國九成九的民眾恐怕都不認識。

一天後,荷蘭議會順利被凱波爾說服,當然,東非外交大臣弗里爾的潛臺詞中蘊含的威脅,才是讓荷蘭議會果斷認慫的關鍵。

相較於出賣幾個島嶼保證整個東印度群島的安全,荷蘭政府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東非甚至不需要出兵,隨便資助一下東印度群島上的土著反抗勢力,就能讓荷蘭政府力不從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