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敢說我的每一條命令都是正確的,就像當初我們實行戰時經濟政策一樣,在內戰結束時,沒有及時調整過來,以至於引發了農民和政府的對抗。”
“而這次戰爭的結局如何,我們誰也不能百分之百確認它的走向和影響,不過就我個人而言,這次戰爭是必然要打的,而且堅決要打,不得不打。”
“因為這不僅事關到我們俄國自身的安全,同時關係到全世界工黨運動的發展,可以說這次戰爭決定著全世界的工黨運動能否更加的波瀾壯闊。”
“如果我們成功了,那對於全世界的工黨人都將是一個極大的激勵,同時引發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到這場改變全世界無產者命運的偉大事業中來。”
“而關於你所說的政策問題,我們既然已經這麼做了,這個時候想要短時間內調整過來也不可能,不過我卻認為,新經濟政策反而沒有必要立馬調整,至少目前國內民眾的情緒告訴我們,這麼做是正確的。”
“我們不能強硬的違背民眾的意願,這樣一來就脫離了群眾,和我們的初衷是相違背。”
“至於你們所擔心的前線軍事問題,我也想說僅憑藉第一天的情況發展就下了最終結論,這是悲觀主義的,而我們工黨應該永遠維持著樂觀的態度。”
接著弗拉基米爾胸有成竹的說道:“前線的情況確實不太理想,但是這只是正面戰場,敵後戰場的情況可還沒有反饋過來呢!等到明天我想我們應該就能收到好訊息了,至於前線,繼續維持現在的進攻力度即可。”
俄國前線的訊息,可以透過電報及時傳回莫斯科,但是敵後戰場,雖然俄國政府已經給烏克蘭等國家的後方的地下黨下達了作戰命令,但是因為敵後環境的原因,他們的行動結果,至少要等到明天才能初見端倪。
……
而正如弗拉基米爾所判斷的那樣,在俄國和烏克蘭開戰的當天,烏克蘭後方確實不太平。
視角拉回西切斯拉夫市。
在俄國軍隊同烏克蘭開戰的前一天晚上。
馬林科夫激動的說道:“同志們,我們苦等的機會終於來了,根據莫斯科中央指示,明天我們將正式發動葉卡捷琳諾斯拉夫起義。”
“配合前線赤軍作戰,切斷烏克蘭偽軍的交通線和物資補給通道,同時有可能的話,我們也可以主動進攻頓巴斯防線的後方,亦或者派出軍隊沿著第聶伯河北上攻入基輔。”
馬林科夫的想法確實瘋狂,基輔是烏克蘭的政治中心,可想而知,進攻基輔的難度有多大,而且西切斯拉夫市也就是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市,雖然和基輔一樣,同屬第聶伯河沿岸城市,但是距離並不算很近,中間還要經過其他重要城鎮。
當然,馬林科夫之所以有如此不切實際的想法,並非無的放矢,因為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攻佔基輔,而是為了引發烏克蘭內部的動盪。
試想一下,如果烏克蘭的後方出現一支軍隊,並且這支軍隊的目標是烏克蘭政府首腦和高官們,這勢必引發烏克蘭政府內部的恐慌,畢竟越是位置高的人越惜命,而且他們還掌握著全國的大部分資源。
所以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著想,他們勢必抽掉軍隊把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但是抽掉軍隊,就可能影響到前線烏軍的安全。
但是,相較於前線烏軍還是後方政府的安全更加重要,而且前線就算真的因此發生問題,那也能給烏克蘭政府高層爭取逃跑的時間。
不過,馬林科夫這個計劃有一個致命問題,那就是烏克蘭的兵力暫時還是比較充足的,不過,馬林科夫認為這個問題並不重要。
因為他十分確幸,組織不只是派了他們小組到烏克蘭搞運動,而是整個烏克蘭的重要城鎮都有工黨組織執行這個計劃。
所以,在明天整個烏克蘭後方,恐怕都會硝煙四起,屆時,遍地開花的暴動,將讓烏克蘭中央政府直接摸不著重點。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雖然組織上沒有說,但是馬林科夫敢肯定,基輔的地下黨也會在明天發動暴動。
畢竟基輔是烏克蘭的首都,俄國工黨的高層怎麼可能不重視這座城市,當初俄國工黨奪取俄國政權,就是從沙皇俄國的首都聖彼得堡開始的。而一旦首都陷落,後面基本就可以鎖定勝局。
當然,具體如何操作,馬林科夫首先要確保的還是葉卡捷琳諾斯拉夫起義能夠一舉成功,否則的話,別說進攻頓巴斯和基輔,如果失敗,恐怕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整個工黨組織都要折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