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遠戰上,赤軍的優勢也並不大,只能透過優勢火力和裝備更加精良的偽軍打的有來有回。
就這樣,雙方在第一天時間裡,進行了多輪炮戰,衝鋒和反衝鋒,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計程車兵,就像韭菜一樣,被無情的戰火一輪又一輪的收割著性命。
而這也讓雙方的指揮官極其惱火,尤其是作為進攻方的俄國赤軍軍官。
“該死,烏克蘭偽軍佔據著地理上的優勢,靠著頓巴斯防線,偽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安全,這很不利於我們進攻,如果我們不想傷亡過大,那需要更多的火炮,來摧毀偽軍的要塞和陣地。”
“偽軍裝備了大量原本同盟國和協約國遺留下來或者近期支援的武器裝備,這是一個十分糟糕的情況,因為世界大戰的原因,誰也不知道歐洲各國積累了多少彈藥庫存。”
“就我們本國的情況來看,帝國主義積攢的軍火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畢竟英法德奧等國家的工業水平可是比帝俄時代要強的多,他們的武器彈藥庫存肯定也比沙皇時代俄國要多。”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歐洲的列強也包括曾經的沙皇俄國,都積累了數量驚人的武器庫存,當然,這其中還包括龐大的武器彈藥生產線。
而就現在俄國的狀況來說,俄國工黨政府主要繼承的就是沙皇時代留下的兵工廠,至於武器彈藥這方面,雖然也不少,但是因為當初沙皇俄國軍事上的大潰敗,很多都被烏克蘭,波蘭等國家繼承。
這也是目前烏克蘭軍隊主要彈藥來源之一,不過如果烏克蘭的傀儡政府,不能重新組建自己的國防軍工體系,那這些庫存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只能越打越少。
前線俄國赤軍指揮部對這一點十分清楚,但是烏克蘭雖然沒有完整的軍工體系,可他們背後卻站著多個帝國主義強國,尤其是德奧兩國,都有十分強大的軍工生產體系。
所以一名俄國將領說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除非我們能夠想到辦法,儘快突破頓巴斯防線,否則我們就有可能陷入當初德國和協約國在西線長期對峙的僵局。”
“但難點就在於,偽軍構築的頓巴斯防線已經比較穩固,同時他們不缺乏戰爭所需的武器彈藥和各類物資,有著打長期塹壕戰的基礎。”
“這絕對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畢竟連烏克蘭的偽軍都無法第一時間剿滅的話,那等到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恢復元氣之後,不排除他們可能出兵烏克蘭的情況,如果情況真到了那個時候,那將對我們大大的不利。”
正如這名俄國軍官所說,對於烏克蘭的戰爭慢不得,俄國迫切需要開啟局面,否則的話,拖的越久,形勢就越發對俄國工黨政權不利。
可是現在大家面對塹壕戰這種打法,都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除非使用更多的兵力,但是這樣造成的傷亡損失也是巨大的,而俄國將領們並不想承擔這樣的風險。
而這也導致一時間,戰爭陷入了僵局之中,而前線的訊息也在後半夜送到克里姆林宮。
因為戰爭的原因,本來就經常加班的弗拉基米爾同志,如今更是徹夜無眠,當第一天前線戰報送過來時,他急忙仔細檢視起來。
約瑟夫帶著憂容對最高領袖說道:“現在,前線的戰況並不樂觀,塹壕戰模式下,被動防守的波蘭和烏克蘭有很大的優勢。”
“我們的軍隊遲遲不能開啟局面,而根據他們的要求,如果想要不付出巨大代價,突破敵人的防線,只有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那就是用更多的大口徑火炮,對頓巴斯等偽軍政府建造的軍事防線,進行重火力覆蓋,直到徹底摧毀。”
“但是,我們的國防工業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這也是受到了之前國內政策的影響。”
雖然是弗拉基米爾的左膀右臂,但是約瑟夫和弗拉基米爾還是有意見上分歧的。
就比如弗拉基米爾的新經濟政策就很不合約瑟夫的想法,他的主張則是透過集中全國力量,透過嚴格的計劃和行政指令,優先建設國防工業體系和重工業,先穩定俄國的安全形勢。
而弗拉基米爾的新經濟政策實際上是一種休養生息的政策,在俄國經濟恢復元氣之前,弗拉基米爾並不想大動干戈,畢竟經歷過一戰和內戰的俄國民眾已經太累了。
至於這次戰爭爆發的原因,則完全是帝國主義先對烏克蘭和波蘭等國家進行大規模武裝,從而威脅到了俄國的國家安全,以及俄國工黨的戰略,所以基於形勢弗拉基米爾認為這場戰爭不僅要堅決打,而且要速戰速決。
但是,現在第一天的戰爭已經說明,想要在軍事上實現速戰速決的目的,幾乎不可能達到。
弗拉基米爾對約瑟夫說道:“約瑟夫同志,我知道你現在很著急,但是你先別急,你的性子就像你的脾氣一樣,有些過於激烈,但是有時候又過於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