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十六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 (1 / 3)

1920年6月16日。

維也納。

這座歐洲古老的城市,不復往日的繁華。

街道上一片蕭瑟,往昔喧鬧的門市變得清冷孤寂,行人戴著口罩,來往匆匆,卻不敢過多交流。

維也納的軍警數量也明顯比平時更多,負責維護城市的運轉,除了防疫工作以外,維也納的軍警還肩負著抵擋城市內可能發生的小規模暴亂,以及對外來人員的監視。

時不時就能看到被白色封條封印的房屋,預示著這裡潛在的風險,一但有人靠近,就會被身穿制服的巡視人員驅離。

這些房子絕大部分是重症感染者的隔離區,所以被重點關注。

對於奧匈帝國這個古老的歐洲傳統豪強來說,自從1914年後,帝國就重新進入了一個多災多難的時期。

這一點從如今的維也納就可以看出來,從世界大戰開始後,維也納陷入一片風聲鶴唳,好不容易熬到戰爭結束,卻等來了1920歐洲流感大爆發。

瘟疫對維也納的影響甚至超過了戰爭,即便是戰爭時期,維也納始終都屬於後方,維也納照樣紅燈酒綠,紙醉金迷,但是瘟疫卻沒有空間上的限制,帝國絕大部分割槽域都受到了影響,尤其是維也納這種人群密集地帶,更是成為了瘟疫滋生的溫床。

帝國皇儲魯道夫坐在車座上,隔著車窗緊皺著眉頭,注視著這場席捲整個帝國的災難。

“如今維也納的受災情況怎麼樣?”魯道夫問道。

副駕駛位上的帝國首相康拉德說道:“報告殿下,維也納如今的受到疫情感染的民眾數量至少超過三成,絕大部分人都感染過瘟疫,不過大部分人已經康復,不過從二月到現在,整個維也納的死亡人數還是超過了十七萬。”

十七萬人對於人口超過兩百萬的維也納來說並不算多,不過這個資料已經十分可怕,這意味著維也納的歐洲流感致死率超過了百分之七,這個資料顯然要超過東非。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東非在衛生領域的嚴格程度本來就領先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而且因為遠離歐洲的原因,受到瘟疫波及的程度也比不上奧匈帝國。

其次,戰爭對奧匈帝國的防疫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雖然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但是戰爭期間,奧匈帝國各個領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如今,奧匈帝國的產業恢復進度十分緩慢,如果不是東非援助,奧匈帝國連充裕的防疫物資可能都生產不出來。

“也不知道這場該死的瘟疫什麼時候才能結束,該死的法國人!”魯道夫咬牙切齒的說道。

現在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很清楚,所謂的歐洲流感大機率起源於法國,不過,得益於法國人過去長期累積起來的輿論優勢,所以只能整個歐洲一起背法國的黑鍋。

法國長期是歐洲的文化和交流中心,舊秩序的重要制定者和參與者,所以在歐洲有著深厚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是歐洲其他國家所欠缺的,甚至英國都不一定在這方面比法國更有話語權,當然,如果拓展到世界範圍的話,肯定比不過英國。

康拉德說道:“現在我們就算挑明這場瘟疫發源於法國也於事無補,畢竟瘟疫產生很有可能是戰爭原因導致的,所以德國在這方面也會幫著法國掩蓋瘟疫的來源問題。”

畢竟,嫌疑最大的瘟疫策源地就是此前西線戰場,而西線戰場上各國軍隊都有參與,尤其是作為主力的德國和法國。

魯道夫嘆了口氣道:“這次瘟疫,帝國全境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百萬,這簡直比戰爭還要可怕。”

人口越多的城市,在這一輪歐洲流感中受到的衝擊也越大,不過好訊息是奧匈帝國的城市化水平在列強國家中是偏低的,也就比日本和西班牙高。

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奧匈帝國在瘟疫中的損失,不過魯道夫顯然並沒有因為這一點而感到高興。

他說道:“這次瘟疫,經濟發達,人口集中的地區反而更容易受到衝擊,所以在前期,我們奧地利的壓力要大於匈牙利等地區,想到這就讓我感覺頭疼,本來人口和民族結構問題,就是如今帝國內部矛盾的根源之一,這次瘟疫有可能進一步加劇這種矛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