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十三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 (3 / 3)

就比如進一步淘汰一批落後的生產裝置,動力裝置,就比如一些依舊使用落後蒸汽機械的生產企業。

而具體到銅礦帶這種重要礦區,還要涉及到採礦裝置的更新迭代,畢竟根據時間發展,礦區也越來越重視效率和安全等因素。

除此外,還要淘汰一些違規的黑礦以及黑作坊,這是自由經濟發展的產物,在過去十年裡,東非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所以對這些黑礦,黑作坊選擇視而不見。

現在,東非已經過了盲目追求產量的時代,為了經濟的優質發展,必然要對這些落後,甚至走在法律邊緣的落後生產單位進行打擊。

這並非誇張,很多私人開採的小礦,工人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證,生產標準也為了節約成本而不達標,甚至根本沒有保護措施。

除此外,這種黑礦和黑作坊的存在,對於環境的破壞力度顯然也更大,就比如用水上,沒有節制,而且亂排亂放。

雖然,正規生產企業也避免不了這些問題,但總會在東非政府的監督下采取一些簡單的措施,哪怕是面子工程,而這些非正規生產企業,哪怕面子上的工程都不願意做,可能也沒有能力做。

恩斯特說道:“隨著各國經濟上的恢復,日後產業競爭會越發激烈,與其等到別人來擠破我們內部的泡沫,不如我們自己先排除一些安全隱患。”

這當然不是為了置東非部分產業於死地,而是為了倒逼他們採取新技術,新裝置,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被東非政府和市場絞殺也是活該,畢竟東非政府已經給了國內企業十年野蠻生長的時間。

這個時間段,只要是不瞎折騰的企業,基本上都完成了前期的資本積累,賺到了第一桶金,而在新一輪東非經濟發展的規則裡,政府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將賺到的錢,用於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或者服務上來。

……

1920年四月。

東非政府正式批覆了《銅礦帶經濟合作發展區規劃》。

銅礦帶的這一輪資源整合也正式開啟,盧本巴希等銅礦帶城鎮開始就產業協作,提高生產效率等問題,進行了探索。

很快,以盧本巴希和基特韋為首的一批區域骨幹企業紛紛合併或者成立,同時區域內出臺相關法案,統一區域內銅礦產業生產標準。

德伯爾恩所預想的“做大蛋糕”的局面也正式開啟,而盧本巴希作為領頭羊,為了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確實付出了不少實際利益,畢竟這塊蛋糕做好後,盧本巴希市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當然,如果做不好這塊蛋糕,那盧本巴希肯定也會遭到反噬,所以為了避免出現意外,盧本巴希市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銀,全力經營銅礦帶經濟發展區。

德伯爾恩在基特韋市經濟發展會議上對此評價道:“現在盧本巴希市幾乎和這個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繫結在一起,銅礦帶的銅礦產業以後就由盧本巴希政府多操心了,我們也不能閒著,現在應該把精力放到其他發展領域上來。”

“一個城市的發展,只有多元化才能長盛不衰,而我們的主要學習目標,就是新法蘭克福市,亦或者姆貝亞市。”

“未來一段時間裡,我們市的發展重點,將投入到科研,製造業上來,這兩者息息相關。”

“由市政府出資,鼓勵一批實驗室和科研機構在我們市的落地,尤其是新材料,醫藥,機械等領域。”

“製造業方面,鼓勵輕工業發展,推動本市優質輕工業企業的發展,同時引入外部優質企業對於我們市的投資。”

“然後是服務業和生態,在全世界要加強服務業質量的提升,並且提高我們市服務業的知名度,增加對銅礦帶,甚至全國的吸引力。”

“生態領域,對環境進行整治活動,恢復青山綠水,治理土地汙染問題,提高糧食生產安全,恢復部分礦區的植被,恢復河流生態等等。”

可以說,在盧本巴希全力整合銅礦產業的時候,基特韋市政府在德伯爾恩的帶領下,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而這一點暫時還沒有被盧本巴希政府所察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