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三百四十章 歐洲形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章 歐洲形勢 (2 / 2)

被英法成功忽悠上船後的美國,遠遠沒有顯現出前世的魄力,主要還是如今的同盟國戰鬥力有些過於強大。

而導致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奧匈帝國,以及德國的其他兩個盟友都表現出了遠超前世的戰鬥力。

如今,奧匈帝國的魯道夫皇儲已經全面掌握全國大權,相較於弗朗茨皇帝,他的精力更加旺盛,能夠更好的整合全國的資源對戰爭進行支援。

一個關鍵點就體現在,如今奧匈帝國兵力高達近四百萬,這是前世奧匈帝國無法實現的,而且,義大利在上個世紀被拆解掉後,極大影響了奧匈帝國的國運。

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帝國的戰鬥力也遠超過歷史水平,尤其是奧斯曼帝國經過德國和東非的陸續武裝後,表現比前世要強上不少。

總而言之,如今一戰的形勢依舊十分不明朗,即便美國加入後也是如此,光是奧匈帝國表現高出前世水平,就讓如今同盟國士氣不至於像前世美國一宣戰就土崩瓦解。

前世一戰發展到1918年後,同盟國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但是因為東非的出現,或者說恩斯特的影響,局勢已經完全走樣。

前世同盟國最大的問題在於生產和後勤,而這個時空裡,截止到1918年以前,同盟國還能透過東非獲得大量戰略物資,這讓同盟國的經濟可以照常維持。

尤其是棉花,糖類,橡膠石油,稀有金屬等資源,同盟國仍然有大量儲備,而糧食和其他主要礦產,在俄國退出戰爭以後,基本也不存在問題。

因為本時空同盟國實力的加強,同盟國從俄國那裡拿到了更多的戰爭勝利品,包括前世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大部分,波蘭,摩爾多瓦全境以及大整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而這些地區,是沙皇俄國的糧食和礦產主產區,同時也佔有原俄國將近一半的工業。

前世,同盟國來不及消化這些戰利品,從而增強自身的實力,如今就不好說了。

只要同盟國可以消化掉東線的戰果,那即便美國加入協約國,也未必能夠改變歐洲的戰局。

這還要涉及到義大利這個國家的影響,再怎麼說前世義大利也是世界列強之一,而現在即便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也無法對奧匈帝國起到牽制作用。

沒錯,義大利到如今都沒有加入戰爭,或者說整個亞平寧半島都維持著中立,教宗國和那不勒斯本身就是奧匈帝國扶持起來的。

之前,義大利顧及實力差距不敢加入戰爭,而到了現在,顧慮就更多了,因為奧匈帝國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根本不是義大利可以對抗的,這可能也是受到了上個世紀意奧戰爭的影響,所以義大利王國早就沒了統一亞平寧半島的心氣。

畢竟摧毀了一個人的精神後,想要再扶起來就困難的多,國家也是如此,前世義大利之所以能和奧匈帝國掰手腕,是建立在一場場勝利基礎上的。

而奧匈帝國如今的狀態可以說是極佳,尤其是在和德國搶奪了大量俄國的戰利品之後,就是之前一直拖後腿的匈牙利也變得積極起來。

奧匈帝國在俄國獲得的利益,最有利於匈牙利,畢竟俄國和奧匈帝國接壤的地方都更靠近匈牙利,戰後可以分的更多的戰利品這個胡蘿蔔,就算匈牙利這頭倔驢也不可能抵住這個誘惑,所以在對待戰爭的態度上,匈牙利發生了重大轉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