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將軍跑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將軍跑路 (2 / 2)

在整個一戰期間,東非對俄國的滲透支出是最大的,而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建立的情報系統,以及人脈關係,卻要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被拋棄,確實不符合常理。

而恩斯特讓國防安全域性撤出俄國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俄國工黨可不是什麼好對付的角色。

首先,俄國工黨善於組織群眾,這就很不利於別國情報機關展開工作。

其次,前世俄國的情報部門,尤其是工黨組建的幾個情報部門可以說在全世界都是威名赫赫。

如果不出恩斯特的所料,今年年末的最後一段時間,俄國工黨應該就會組建“契卡”這個情報機關。

搞地下工作,俄國工黨可以說十分專業,畢竟他們過去經常和沙皇俄國的情報系統,警察部門,軍隊等強力部門打交道。

沒有兩把刷子,怎麼可能在俄國發展壯大,早就全被沙皇政府抓進監獄了。

就拿工黨領導人弗拉基米爾來說,他就被俄國政府逮捕過多次,甚至曾經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光是從弗拉基米爾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他們接觸地下工作有多頻繁,毫不誇張的說全世界沒有比歐洲工黨經驗更豐富的組織。

雖然東非國防安全域性更加專業,但是國防安全域性也沒有能耐在監獄裡搞情報工作。

當然,這些都不是恩斯特最擔心的問題,恩斯特最擔心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前世美國和英國的的經驗告訴恩斯特,沒有堅定“資本主義”或者“封建主義”思維的情報人員,很有可能被工黨策反。

別到時候,東非在工黨政權下的情報工作沒有多大成績,反而培養了一批被感化的“工黨”分子,回流到東非,那恩斯特可就坐蠟了。

除了以上工黨的原因以外,恩斯特撤回國防安全域性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俄國舊秩序的崩潰和瓦解。

畢竟過去東非對俄國的滲透主要是透過對俄國舊貴族,官僚來實現的,而這群人很顯然將被俄國工黨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

這樣一來。國防安全域性過去所建立的“人情網路”,“賄賂”關係鏈條,就基本上廢了。

而且正如之前所言,東非在俄國的情報開支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數萬東非間諜的工資,活動經費等等各項開支,都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地步。

當然,東非的收益也是相當誇張的,毫不客氣的說,光是喀山國庫的財寶就讓東非的獲得了海量利益,單單是黃金收益就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多噸,除此外還有大量文物,藝術品等貴重物品。

一個月後。

1918年1月4日。

正在喀山軍上下準備在新的一年裡大展拳腳的時候,丘八洛夫等喀山軍將領驚訝的發現,包括喀山軍首領別列佐夫卡在內的數百人居然“跑了”。

根據最後目擊士兵所言,在昨天夜裡,別列佐夫卡帶著數百人登上了喀山伏爾加河港口碼頭的幾艘汽船離開。

這就讓丘八洛夫等人抓瞎了,誰敢相信喀山軍正在蒸蒸日上的時候,自己的將軍帶著心腹跑路了。

當然,丘八洛夫這個“心腹”還在,這使得喀山軍沒有原地解散,於是被推舉為新的喀山軍首領,也就是丘八洛夫將軍。

而丘八洛夫將軍以及其領導的喀山軍也被俄國工黨稱為“丘八洛夫匪幫”,在日後俄國工黨統一全國以及日後反帝國主義干涉戰爭中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至於跑路的“別列佐夫卡”,也成為世界未解之謎,畢竟喀山國庫可是和這個別列佐夫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後世,對別列佐夫卡的身份也多有猜測,有人說別列佐夫卡是尼古拉二世的心腹,也有人說他是德國間諜,更有人猜測他帶著財富到了美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