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伊默里納王國就是一個非常難啃的骨頭,在非洲土著裡,同阿比西尼亞帝國同級。
只能說馬達加斯加人同阿比西尼亞人一樣不是純正的非洲土著,一個深受中東文明影響,一個大多則是來自遠東的棕色人種。兩個國家又剛好處於文明交匯地帶,所以比較開化。
早在1817年英國就與馬達加斯加王國締約,承認拉達馬一世為馬達加斯加王,並答允提供武器和顧問和禁止奴隸貿易,倫敦傳教團獲准向馬達加斯加入傳教。
其統治者拉達馬一世也是一代雄主,廢除了奴隸貿易,並推行了現代化改革。他的繼承者蘭瓦拉那二世(Ranavalona II)和蘭瓦拉那三世(Ranavalona III)則與法國發生了衝突,並最終被法國推翻。1896年抗法戰爭失敗後,伊默里納才滅亡,淪為法國殖民地。
即便這樣,後續伊默里納王國也是起義不斷,所以沒有充裕人口想拿下馬達加斯加根本不可能。
從淪陷時間上看,就知道伊默里納王國不是善茬,比利時一個小國,吞併整個剛果也就才幾年時間,而伊默里納王國卻和法國打了近一個世紀時間。
所以相較於伊默里納王國,恩斯特更對馬達加斯加南部的那些部落感興趣。
現在東非的重心放在大陸,所以不可能去馬達加斯加進行擴張,但是現在不行不意味著以後也不行,而馬達加斯加南部距離東非很遠,中間的葛摩群島正好可以作為中轉站。
而取得葛摩群島,最大的問題就是法國控制的馬約特島,馬約特島很重要,但是對法國來說也就那樣,因為已經有了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和留尼旺殖民地存在。馬達加斯加殖民地肯定是法國人關心的重點區域,關係著其全球戰略(威脅好望角及印度洋航線)。
而能夠透過普法戰爭獲取的殖民地也就只有馬約特島這一個選擇,其他法國殖民地,勢力強,且距離遠,而且其自主權很強,他們可未必會乖乖聽中央政府的話,準確來說他們同法國中央政府屬於合作關係。
所以那些面積大,人口多的殖民地就不要想了,就演算法國同意,東非也要打二番戰。
馬約特島則沒有這個顧慮,人口稀少,面積也不大,價值不高,割讓給黑興根也不心疼。
至於競爭問題,也輪不到東非,這片區域英國人才是法國人的心腹大患,就比如塞席爾群島就是英國從法國人手裡搶走的,同時英國人海軍實力比法國強也是重要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