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七十五章 經濟答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五章 經濟答卷 (2 / 3)

而民用造船業,發展同樣比較坎坷,同樣是因為一戰的結束,世界其他國家航運業復甦,這導致東非的海外訂單大幅度縮水。

在一戰前,英國的造船業最為發達,等到戰爭一結束,英國造船業恢復正常生產秩序,這對當時世界各國造船業又形成了一波衝擊。

當然,在英國人看來,他們的損失才是最大的,畢竟在一戰期間,東非和美國搶佔了他們原本的大量船舶製造業市場,即便戰後奪回一些份額,但依舊讓英國船舶製造業損失慘重。

畢竟,英國船舶製造業相對於東非和美國,優勢在於技術和經驗的深厚積累,還有英國長期以來積累的口碑。

放在一戰以前,世界各國只要預算充足,那必然優先選擇從英國下訂單購買軍用或者民用船隻。

但是,一戰整整持續了五年時間,英國自身的船隻數量都不夠用,這就使得當時海外船舶市場上,東非和美國造船廠大賺了一筆。

而且,這五年的時間,足夠東非和美國的造船廠,對大量新興技術進行應用和驗證,而其他國家在採購了東非和美國的軍艦或者商船後,也能打破原本船舶市場的刻板印象。

尤其是對東非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畢竟東非歷史太短,算是後發國家裡的後發國家,而這也意味著東非工業品出海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畢竟對於國際客戶來說,老品牌意味著質量和口碑上的保證,即便兩件同質量和價格的商品,人們肯定更願意選擇老品牌,畢竟後者不容易出大問題。

東非唯一能不受影響的也只有汽車,電器等傳統優勢產業了,畢竟這些都是新開闢的賽道。

而關於東非紡織業,為什麼發展不盡人意的原因,影響因素就比較多了,最主要的還是整個20世紀初,全世界的紡織業行業發展都比較快。

就拿遠東帝國來說,近些年來遠東帝國的紡織業發展可謂突飛猛進,而這就導致很多依賴遠東市場的它國紡織企業發展受阻,就比如英,法,日本和美國等國家。

雖然,遠東帝國的重工業發展不盡人意,但是發展輕工業還是比較順利的,更主要的原因在於輕工業相對於重工業門檻低。

而遠東帝國僅僅是具有代表性的國家之一,整個20世紀初,大部分國家的輕工業發展都比較快,就是一些殖民地的工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就比如印度,越南,埃及,澳大利亞等等,這也加劇了世界輕工業的競爭。

當然,歐洲本土紡織業的恢復,也對戰後東非紡織業發展形成了一定衝擊,法國,英國和德國等,他們工業產能的恢復,就讓原本東非的市場更加狹小了。

而東非本土市場相對於那些溫帶或者寒帶工業國而言,對於紡織品的需求量又相對較少,畢竟很多東非人連冬天都沒有見識過,這也是東非紡織業發展相對乏力的原因之一。

羅根斯說道:“總體而言,從1920年到1925年,帝國的工業遭受前期的曲折,但是在後期基本恢復,甚至得到了新的突破,帝國的各項工業指標,基本恢復到一戰時期水平。”

“總量上的變化雖然不明顯,但是質量上卻有了質的提升,尤其是在傳統工業部門,帝國甚至形成了部分領域,對英法德等老牌國家的反超。”

“而在新興工業發展領域,更是表現出一騎絕塵的優勢,進一步鞏固了帝國自身的優勢。”

生產恢復到一戰時期,水平對於東非而言絕對是一個絕好的訊息,這也就意味著東非徹底消化了一戰中獲取的各項成果。

一戰對於東非和美國這種國家而言,就是一劑大補藥,吃下去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突然雄起,但是如果不能消化藥力,那事後可能不僅造成浪費,還有可能損傷到根本。

羅根斯說道:“在具體工業資料上,截止到1925年,帝國的鋼鐵產量突破四千二百萬噸,處於世界第一位,新增鐵路運營里程三千一百零八多公里,石油產量突破六億桶,全國總髮電量突破一千兩百億千瓦時……”

“隨著本輪產業升級和調整,帝國鋼鐵產量雖然提升並不顯著,但是鋼鐵產業的整體競爭優勢大幅度提高,綜合成本大大壓縮的同時,生產效率有效進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