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三百七十章 二次和平會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章 二次和平會議 (3 / 3)

這次參會的國家,除了荷蘭,東非以外,依舊是其它四個歐洲大國,仍舊是一次秘密會議。

甚至協約國主要成員美國和同盟國主要成員奧斯曼帝國,這兩個大國都沒有接受到邀請,而原因很簡單,美國本身是支援戰爭的,那把美國拉入會議,很有可能拖延會議進展,至於奧斯曼帝國,純粹是上不了餐桌。

當然,這兩個國家不參與進來也符合歐洲四個大國的想法,畢竟這次世界大戰,本質上就是歐洲大戰,只要英法德奧達成共識,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而東非之所以能參與進來,那是因為東非是和談的主要發起國,至於荷蘭就是東道主了。

弗里爾進入會場後就,就看到了這樣一幕,協約國和同盟國代表,尤其是德國和英國之間,散發著一股濃濃的火氣,就像兩座隨時將要噴發的火山。

而奧匈帝國代表們的情況相對平和一些,法國的態度則有些不自在,這種情況也很好理解,奧匈帝國在此前一直活躍於東歐戰場,給奧匈帝國造成最大損失的就是俄國人。

但是,現在俄國已經變天了,如果是前沙俄外交人員在場的話,恐怕他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閒雲野鶴了。

而法國,可能是感覺憋屈,畢竟法國很清楚法國已經無力再打下去,但是法國人對德國的痛恨已經深入骨髓,這就讓法國代表們的情緒十分複雜。

弗里爾對這些情況選擇視而不見,只要雙方沒有直接吵起來和動手,情況就還不算太差,上一次會議時,雙方代表可是脾氣壞的很,勸架就費了一番功夫。

弗里爾來到演講臺上說道:“諸位,歡迎各位再次來到海牙,進行第二次和平會議,不過在此前,我希望各位先調整一下個人情緒,畢竟憤怒只會激化矛盾,而不能解決問題,那我們這個會議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相互諒解,推動歐洲和平的來臨。”

在定下了基調,轉移了各國代表的注意力之後,弗里爾稍等了片刻,在確定雙方情緒暫時穩定後,才接著發表講話。

“猶記得上一次會議,到現在中間已經隔了四個月,放在和平時期也就是一轉眼的時間,但是,在戰爭時期,卻可以改變很多情況。”

“而我想這四個月,也給大家再次加深了一個印象,那就是戰爭如果繼續下去的話,戰場也很難再有新的變化,而各國之間的相互對峙,除了製造更多的殺戮,同時激化了諸位所在國家的社會矛盾。”

“所以,戰爭再繼續下去,已經完全沒有必要,這隻會給工黨,或者你們國家的其他野心家創造機會。”

“我就簡單來說說,目前大家所面臨的困境,歐洲戰爭已經陷入了僵持狀態,這場戰爭如果不主動收手,那他至少還要持續兩年以上,而我想兩年以上,很多國家都等不了那麼久。”

“兩年之後,對大家最有危險的可能不是前線戰局的變化,反而是國內的遊行,示威,甚至民眾的暴亂,以及革命……”

在1919年,同盟國和協約國各有勝負,但是雙方依舊沒有打破僵局,同盟國方面,雖然近期同盟國重新打通了波斯灣航道,恢復了外部物資來源,但是西線卻依舊難以突破協約國的封鎖,反而壓力越來越大。

而協約國則正好相反,英國在波斯灣經歷了一場大敗,糾結的百萬軍隊中,印度等殖民地部隊太多,而面對從東線歷練出來的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精銳,根本就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

大量印度潰兵逃亡波斯境內,這也意味著南線戰場被同盟國撕開一個大口子,協約國在南線戰場僅剩下紅海沿岸這塊陣地。

而同盟國的物資封鎖一解除,即便有美國加入,協約國也很難佔到便宜,畢竟美國大兵到西歐,也要跨越大西洋,更何況美國陸軍戰鬥力本身就不強,而同盟國兵力已經得到初步緩解。

更準確來說,是德國兵力得到緩解,曾經的西線戰場可以說是德國獨木難支,現在奧匈帝國從東線抽出手後,不僅可以發動南線攻勢,還有餘力支援西線。

當然,同盟國在西線的兵力缺口雖然有所補充,但是也不好受,就算美國兵戰鬥力再差,他們也是能拖住同盟國部分兵力的,並且隨著美國後續兵力的補充,這進一步加大了同盟國的壓力。

總結來說,就是現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依舊無法開啟局面,雙方最終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了各自的優勢,戰場依舊僵持,這也是弗里爾為什麼強調第一次和平會議後,這四個月時間的原因。

畢竟,第一次和平會議,英法德奧四國,或許還心存幻想,萬一對方崩潰了呢!但是這四個月來發生的戰事,反而證明了戰爭結束完全看不到頭,所以還是要靠和談來結束這場看不到頭的戰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