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才是1890年,東非自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破履帶技術,不過目前東非對履帶的研究也算世界前列。
恩斯特知道履帶式拖拉機在歷史上取得的成功,尤其是後來這項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造就了“陸戰之王”坦克的出現。
所以恩斯特自然不會忽視這個問題,目前東非對履帶結構的研究主要是達累斯薩拉姆,姆貝亞和哈拉雷等幾個城市的研究所主導。
有了方向和支援,進度自然也不慢,其中姆貝亞市機械研究所已經率先取得成果,不過想要把履帶應用於特種車輛上還為時尚早。
畢竟現在拖拉機技術都不太成熟,要不然東非政府也不會給這八臺拖拉機配備如此豪華的團隊。
與其說這八臺拖拉機是要來開發莫三比克南部平原,不如說是東非伺候八個大爺。
接下來這八臺拖拉機的表現可能會差強人意,大問題應該不至於太多,小問題絕對多的讓人頭疼。
因為在此前達累斯薩拉姆拖拉機廠也僅僅製造出樣車,技術上還有很多欠缺,而且達累斯薩拉姆市目前的主營業務實際上是蒸汽式拖拉機。
至於內燃機動力拖拉機完全是東非開闢的新賽道,在試驗場內燃機動力拖拉機表現良好,但是到了莫三比克這種“蠻荒”地區,恐怕很難讓人滿意。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非想要在工業領域有所斬獲,就必須敢為人先,技術不成熟就慢慢改進,只要時間足夠,總有一天東非會成為該領域的領先者。
實際上現在東非就已經遙遙領先,內燃機動力拖拉機雖然技術不成熟,但它比歷史上整整早了近十年出現。
國際上公認的世界第一臺汽油拖拉機,是哈特和帕爾於1901年冬天在美國艾奧瓦州查爾斯城製造的“No.1”拖拉機,該機系列號為1205,1902年7月銷售給農民,成功使用了17年。
東非的拖拉機雖然技術上尚且存疑,但是研究的早,只要經受住考驗,東非就能在農業領域完成一次彎道超車。
隨著拖拉機裝車完成,凱索爾讓人將防雨布覆蓋在車身上,這樣遠遠看來,不明真相的群眾恐怕只會認為這是部隊在託運火炮等機密物件。
“科爾斯團長,下面就麻煩你們了。”在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凱索爾對科爾斯說道。
“沒有問題!”
於是在國防軍的護送下,凱索爾一行人,帶著東非的“大國重器”浩浩蕩蕩的向著紹奎鎮方向而去。
而紹奎鎮第一國營農場的建立,也預示著東非和世界農業的巨大變革時代來臨,在東非農業史上註定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被認為是東非農業機械化的起點,從而被東非人銘記。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