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東非而言,實際上東非的人口並不算少,在國際社會,東非也是少有人口超過五千萬的人口大國。
而造成目前各地人口短缺的根本原因還是人口遷徙是一個大工程,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尤其是安哥拉和莫三比克,每一個地方的人口不是缺十幾萬,幾十萬,而是上百萬的缺口。
而這僅僅是最低需求,以安哥拉和莫三比克等地的條件,就是容納上千萬人口都是合理的,前世安哥拉和莫三比克就是人口過三千萬的國家,加起來比現在東非人口都多,所以在當前階段,東非各地政府,沒有人會嫌人口多,反而是多多益善。
牽一髮而動全身,幾百萬的人口遷移對東非來說根本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如果不計成本當然也可以強制完成,但是不太划算,這樣會對人口遷出地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就比如新巴登省雖然僅僅支援了奧蘭治幾千人口,卻已經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如果不是中央政府的強制要求,新巴登省政府一個人都不想出。
……
第一鎮市。
“王儲殿下,現在東非各地都在要人,這是前天奧蘭治地區政府給我們發的電報,他們現在急需至少三萬黑人,同時如果能給予部分專業工人更好,因為金伯利地區基礎設施條件不差,有很多英國人留下的基礎設施。”
“現在奧蘭治連黑人都要麼?”恩斯特問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目前整個奧蘭治地區最多的就是軍隊,除開軍隊整個奧蘭治人口不足萬人,所以現在他們只能從黑人想想辦法,而且奧蘭治黑人也不多,南非地區的黑人本來就少,奧蘭治地區更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地方。”
馮德萊恩的話讓恩斯特想起來東非東部,在東部黑人已經徹底成為歷史,當然,這不是說東部沒有黑人,而是東部的黑人定居點都已經被東非拆除,東部黑人全部被編入“勞工籍”。
東部可以說是唯一完成去黑人化的區域,像中西部還有大量黑人定居點存在,這也反映了東非人口分佈情況。
東非超過七成人口集中分佈在東非高原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僅東非高原就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但是東非高原的面積僅相當於全國的十分之一,這就是人口分佈不均衡的體現,如果不是對中部省份的開發,比例只會更誇張。
中部總共四個省(包括黑森省)的人口是一千多萬,勉強達到標準,而且中東部經濟上聯絡比較密切,目前東部人口資源也在向中部傾斜。
除開中東部,東非其他地區人口加起來也就五百萬左右,而且分佈在十幾個省份,集中在北部和南部。
這其中還不包括剛剛併入東非國土的安哥拉和莫三比克,所以就連早就併入東非國土的地區都在排著隊,東非想顧得上所有地區,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當然,奧蘭治地區裡,金伯利肯定不能拖,恩斯特認為金伯利的條件比東非很多地區都好,甚至只要恢復英國統治時期城市規模,就能在南部地區成為僅次於新漢堡港市的第二大城市。
恩斯特說道:“金伯利可以作為奧蘭治地區優先開發區域,畢竟金伯利的金剛石產業很出名,這是一個短期內能盈利的點,所以讓東部,尤其是各個鑽石礦產區擠一擠,組織一批經驗豐富的工人到金伯利恢復當地的金剛石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