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不滿或許有,但是,程千帆相信更多的是巴結,畢竟大泉崇哉是日本內閣來的貴賓。
而今村兵太郎的赴寧參訪團,本也是汪偽政權重點關注、殷勤接待的存在。
這種情況下,大泉崇哉來拜會今村兵太郎,竟然沒有汪偽政權方面出面接待、陪同,這有些奇怪。
當然,也可能在大泉崇哉看來,此次拜訪系私人性質,大泉崇哉並未提前知會汪偽政權。
所以,這個不合理的地方在程千帆的心中,只屬於‘或許可以解釋得通’的不合理。
……
真正引得他注意的是,當時大泉崇哉的身邊那兩個人。
雖然只是瞥了幾眼,但是,程千帆卻驚訝的發現大泉崇哉身側兩人,都是孔武有力之人,並沒有那種文化氣息,更像是軍隊出身的警衛人員。
這是有精銳軍人貼身保護大泉崇哉?
這個猜測判斷,引起了程千帆的濃厚的興趣。
又是戒嚴。
又是精銳軍人貼身保護。
最重要的是,這兩人給程千帆的感覺就是,隨時應對任何突發危機,一旦有事,隨時準備以身擋槍的那種。
如此種種。
這給程千帆帶來的感覺就是,他看到的日本人對大泉崇哉的種種重視和排場,似乎其真正的目的並非是排場——
其真正目的是,保護大泉崇哉的安全。
這就很奇怪了,一個從日本本島來南京的文部科學省文教施設企劃部部長,雖然身份不俗,但是,除非此人真正身份洩露,可以說,大泉崇哉的安全係數還是較高的——
即便是在軍統人員眼中,大泉崇哉並不具備刺殺價值,他遭遇刺殺的可能性甚至要低於日軍在街上的巡邏士兵。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日方為何對大泉崇哉的安全如此重視?
結合那個並不具備太多不合理性質的蹊蹺,程千帆越琢磨,越是覺得不太合常理。
……
程千帆從沙發上坐起來,他點燃了一支菸卷,仔細思考。
兩種可能:
其一,大泉崇哉的身份洩露,這已經引來了某方人馬,最可能是軍統方面的興趣。
畢竟一名日本內閣的文部科學省的高階官員,還是很饞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