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次啊,頭一次有老外來抄咱們的公益廣告,以前可都是咱們共和國廣告界學習人家的先進廣告知識啊!”
“雖然不爽那抄襲行為,但是不得不說,張燁還真給國人爭了一口氣啊,老外都來學習了,都被吸引過來了,這也正是說明咱們共和國的廣告水平啊,已經不是世界上的落後水準了!”
“說來說去,還是張燁厲害。”
“是啊,老有人罵張燁這個罵張燁那個的,可你們看看,關鍵時刻還是得靠張老師來救場,還是張老師能給共和國漲姿勢!雖然我也知道張燁老師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比如性格,比如脾氣,可那又怎麼樣,人無完人,而且天才之所以被稱作天才,就是因為,他們和尋常人不一樣!”
“永遠力挺張燁老師!”
“對,無論別人怎麼評價你,怎麼說你,在我眼裡,你都是共和國的驕傲!”
這時,有一個微博認證是某社會學家的專家學者站出來說了一段話,他發微薄說:“前幾天,雖然我也在‘北大事件’後批評過張燁,覺得他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得不說,看了這戒菸廣告後我還是佩服張燁這個人的,我不是專業搞廣告研究的,但就算如此,我也看得出來這是個多麼有價值的廣告,看得出它有多麼優秀,我對事不對人,這一次的廣告,我必須得給張燁點個贊!”
這回,張燁的作品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出現大規模爭議了,大家調子都很一致,全社會幾乎全都是正面的評價,因為這是公益廣告,而且張燁這個摘自他那個地球的央視公益廣告,也確實沒有什麼缺陷,非常完美,就想有的網友說過的一樣,即便拋開戒菸的特定元素,該廣告也是個藝術,是個可以去多角度欣賞的登峰造極的廣告藝術!
……
這一晚。
全國好幾家廣告公司或相關電視臺廣告部門的人都加班了。
大家坐在那裡一遍一遍地按照領導的要求看著BTV1套的戒菸廣告,十遍,十五遍,二十遍,不厭其煩!
“好厲害!”
“這音樂,真是恰到好處!”
“點睛之筆是那呼吸聲,真不知道張燁是怎麼想到的,你們試一試把呼吸聲消音,如果少了這個,這廣告根本沒有那麼大力度!”
“對,第一次看只覺得嚇人,覺得這廣告贏在了那個香菸組成肺部的創意上,可看了十幾遍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簡單,從開始幾秒鐘的‘無意義’過度鋪墊,到音樂,到聲音,到光線,都太精雕細琢了,每一步都是最精湛的廣告藝術!這個張燁……真的厲害!你們真的確定他是播音主持專業出身的?”
“唉,真是人比人不能比。”
“荷蘭電視臺都抄襲張燁的廣告了,這事兒也真是奇葩,歷史上還沒出現過呢吧?荷蘭人反應真快啊!”
“他們還是有眼光的,知道這廣告的價值。”
分析!
研究!
再分析!
有些廣告公司是不做公益廣告也從不接這類廣告案子的,但是他們還是在開會討論,一次次地研究著畫面上的細節和相關的核心元素,他們為的不是以後進軍公益,而是,廣告製作都是相通的,就像以前研究張燁的腦黃金廣告一樣,這種風格他們不一定會去用,也不一定必須要模仿,可你必須知道它成功在哪裡,必須知道它吸引人的核心元素是什麼,吸收,學習,這樣才能增加自身水平,以應對越來越陷入瓶頸的廣告業。不進步,那就只能會被淘汰了!
張燁的幾次廣告,無疑給共和國廣告界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