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原爆點
開宗明義,正本清源。
在一八八九年的一月三日這一天。
陳先生的短期目標從“加入森萊斯軍統局”變成了“刺殺熊彼得”。
自附體伍德·普拉克之身,直至今日今時。
這一路走來,不過百餘天的時間。
要知道,他的心才二十二歲,他捫心自問許多次,懷疑了千萬遍,也會猶豫。
——我到底能不能走完這條路?
直到他得知萱丫頭懷有身孕的訊息時,這個二十二歲的男孩才剛剛開始長大。
陳小伍說:“長大是一個自私的詞。”
因為它容不下任何變數和商量的餘地,它是洪水猛獸,會把天真和幻想都殺死。
陳小伍說:“長大還是個孤獨的詞。”
因為光是從這兩個字來看,它甚至沒有任何偏旁部首,是一種激發自我內在潛能的殘忍過程。是幼蟲從繭房剝去肉身,完成變態,變為成蟲。
就在一月三日清晨。
元旦迎新的節日氣氛還未褪去。
東都港的大街小巷掛滿了燈籠和龍紋魚旗。
東國的傳統佳節在陳小伍眼中看來是如此親切。
孩子起早就趕去教會學經,背誦神恩會的課文,接送小娃的大多是老人,因為家中的頂樑柱都變成了遊商組織的長工。
東國人對這種生活習以為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從國王碼頭的長街看去,有四五個孩童結伴上學,這些孩童家裡的老人大多已經過身去世,父母又不在身邊,只能這樣聚團上街。
孩子們大多穿著舊衣服,有北國的洋裝,有列儂的騎馬用小背心,腰上彆著小皮囊,像是用來裝槍的兜兜。
——不見一件東國長衫或馬褂,連防寒的棉麻衣都沒有。
——或許有防寒衣物,只是這些孩子的父母不讓他們穿。
陳小伍仔細去想,卻不敢再想了。
他看著奴隸家的小孩子,想到他們父母在熊彼得女士家中穿戴整齊,作東國打扮的那種端莊。
——這些事情,在做無聲的控訴。
除了臉上的黃面板,大夏奴隸從出生開始,就接受了西國的教育和價值灌輸。
在東都港奴隸群體的潛意識中已經誕下了思想烙印——
——哪怕孩子挨凍捱餓,也得穿著洋裝。
——哪怕孩子在上學路無人看護上被車馬碾死,也要去神恩會上課,做父母的也得在貴人家中按時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