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資訊,會議室內。
老闆吳量才邊聊,邊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年輕人。
“看樣子不過20來歲,竟然讓這種人來談判……呵呵。”
吳量才用一對閃著精光的小眼睛掃視著。
他發現張遠不太敢與他對視,一旦有眼神接觸,便會挪開自己的視線。
而且整個人呈現出了一種非常不自在的狀態。
雙手不停開合,手指交纏,不時擰動,一副內心焦灼,焦慮不堪,壓力頗重的模樣。
“剛來,什麼事都沒談就緊張成這樣,不堪大用!”
吳量才像老中醫似得,憑藉自己十多年的生意經驗,給張遠做出了初步診斷。
當然,張遠是在演他。
兩軍交戰,最大的忌諱是什麼?
輕敵!
關二爺怎麼丟的荊州?
劉皇叔怎麼被火燒連營的?
還不都是當時名聲不顯,被當做黃毛小兒,“名不見經傳”的陸遜所為。
可以說,整部《三國演義》中,蜀漢陣營命運的轉折點,便是這個在當時被大大低估的智將作為。
中年人,特別是事業有成的中年人,最容易犯的錯誤,便是低估年輕人。
他們總以為,自己經驗足,閱歷豐富,完全可以碾壓小字輩。
殊不知,這就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
此刻的張遠用盡了往日薅到了演技點數,塑造出了一個“慫,軟,呆”的繡花枕頭形象。
原本在那個年頭,寶島人就普遍對大陸百姓頤指氣使,大大的看不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時的大陸的確剛剛開始騰飛,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哪怕同為商人老闆,那幫寶島佬也自覺高人一等。
所以,此時的吳量才認為,自己無論從年紀,經驗,心態,籍貫,眼界,各個方面都呈碾壓態勢。
“張先生,我先帶您參觀一下公司吧。”
吳老闆領著他在辦公室內遊走。
走廊上,大量遊戲海報貼滿了牆壁,張遠邊走邊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