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玖拾 (2 / 2)

“陛下,古書中曾經記載,這羅剎國乃是妖魔鬼怪聚集之處,這......”

“李大人這話好生荒唐。”何無忌毫不客氣地打斷道:“倘若羅剎國果真如李大人所言,那麼幾位使臣又是如何平安歸來的?李大人昨日想必亦見到羅剎國人所鑄的銅器,並不比咱們大曌的差,難道妖魔鬼怪也有這樣的本事麼?”

“何尚書說得是。”方世忠亦道:“諸位大人可還記得,數百年前的大和王朝是如何滅國的麼?當年的大和王朝是何等的國富兵強,倘若不是那景安帝一意孤行,將大和周邊通通封鎖,外人進不來,裡面出不去,又何至於閉國至此,到最後亡於區區月氏國兵下!”

南宮烈亦道:“臣只是個武夫,不懂這些大道理。不過臣跟隨陛下征戰多年,倒有一樁事情記得清楚得緊,明安二十四年,玄甲軍出征驃國,不妨驃國竟然有一支銳不可當的象騎兵,連使的兵器都是咱們從未見過的。那一次雖然玄甲軍未敗,卻也吃了好大的苦頭,陛下滅了驃國後,又將象騎兵的陣法兵器研究透徹,才使得玄甲軍如虎添翼。”

朝中大臣皆知南宮烈乃是裴釗多年的心腹,如今連他都這樣說,裴釗的態度已然明晰了一大半,方世忠心中一喜,與何無忌對視一眼後主動上前道:“臣以為,諸位使臣的提議甚好。咱們大可與羅剎等國互遣使臣,待交往甚密後再考慮通商。羅剎國的銅器,高盧的牲畜自然是好,可咱們大曌的瓷器茶葉絲綢,難道就比不得麼?”

裴釗微微點點頭,又意味深長地看向蘇仕:“蘇相以為如何?”

蘇仕自爭論剛起的時候就一直沉默不語,此時見裴釗突然問他,心中一慌,仔細思索一番後方小心翼翼道:“回陛下,這幾名使臣還是先帝在時奉旨出海,老臣記得很清楚,當年先帝遣他們出去,一是為了揚我大曌國威,二是為了識得天下之浩瀚。可老臣仔細聽了聽方才的奏摺,似乎並非......並非是先帝的旨意。”

這是將先帝拿出來壓人了?何無忌向來眼睛裡揉不得沙子,便針鋒相對道:“這幾位大人在外多年,早就完成了先帝的旨意。況且他們此番的收穫已經大大超過當年先帝所想,先帝如此英明,想必亦會感嘆於幾位使臣的勞苦功高,蘇大人這話,說得實在沒有道理。”

蘇仕深知千萬不可和這樣的人硬碰硬,因此只對裴釗道:“陛下,老臣雖久居天京,卻也對那些小國略有耳聞,不過是些貧瘠窮困之地,並沒有甚麼稀罕之處。陛下若是對這樣的小國以使臣之禮待之,只怕有損我大曌顏面吶!”

“蘇相所言甚是!”見蘇仕終於開了口,很快便有人一起附和:“陛下,正所謂士農工商,商賈之人向來卑賤。若是按此奏摺所言,我大曌竟然要與此等小國通商,豈不是折辱大曌‘天朝’之名,折辱了陛下‘天可汗’之美稱?”

南宮烈愈聽愈荒唐,不由得冷笑出聲:“拿咱們這裡盛產的東西去換別的好東西,以物換物,怎麼看都是一筆好生意,怎麼在你們眼裡,連銀子都要分個高低貴賤麼?倘若真要如此,咱們大曌國庫內的銀子,是不是也要拿出來好生理一理?”

方世忠亦道:“倘若一味抱著美名故步自封,遲早要步大和後塵!”

此言一出,幾名膽小的官員皆出了一身冷汗,蘇仕更是怒不可遏:“放肆!我大曌歷代君主皆是少有的賢明之君,你竟敢拿大和與我大曌相提並論!”

方世忠冷冷一笑,並不言語。裴釗見時機已到,便緩緩開口:“這道奏摺所請之事,朕以為,甚好。”

在悲喜各異的目光注視下,他神情冷淡,又繼續說道:“昨日朕已經問過,羅剎和高盧的君主已經有意同我朝來往,便由禮部修書一封,互遣使臣,以結兩國之好。”

蘇仕握著笏板的手緊了緊,又聽裴釗道:“通商一事,便由方卿來辦,除了籌備貨品人選外,護送之人亦馬虎不得。朕便給你個特權,可從羽林衛和京畿衛中隨意挑選。”

他登基一年多,眾人早就摸透了他說一不二的鐵血手腕,即便有人不甘心,卻亦不敢再多說甚麼,這樣的結果,倒是與他之前所想的一模一樣。

......

蘇瑗送走裴釗後就妝容端嚴地坐在正殿等著孫夫人到來。去年她生辰時因在茶寮聽說書時曉得她的威名,還特意仔細看了看她的模樣,只覺得和傳聞中的兇悍並不相配。不過這位夫人是孫妙儀的母親,又是故去的寧福長公主的侄女,人家第一次單獨進宮來請安,當然要禮數週全一些。

她百無聊賴地等了一會兒,連元祿送來的許多好東西都強忍著沒有去玩。很快,外頭的小黃門便來稟告:“太后,孫夫人帶著孫小姐,已經在宮門前候著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