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樂宮時司膳局的人已經擺好了桌子,端娘笑吟吟地迎上來,一面替她解下斗篷,一面告訴她:“童公公帶了些人過來,太后現在要宣他們進來麼?”
童和?蘇瑗有些奇怪地看向裴釗,裴釗微微點了點頭,長樂宮內的小黃門便飛快地跑出去,將童和領了進來。
童和身後跟了兩個宮娥和一個小黃門,看著年紀不大,甚是機靈。見了蘇瑗齊刷刷地跪下磕了頭,脆生生逐一開口:
“奴婢翠衣,會講民間趣聞,神話傳說。”
“奴才春生,擅長說志怪雜談,古今秘事。”
“奴婢阿月,祖父曾是天京的捕快,曉得許多奇案。”
裴釗含笑看著蘇瑗:“如何,想聽哪一個?”
乖乖,聽個故事聽出這麼大的陣仗,她可還是頭一次見。蘇瑗瞠目結舌看向裴釗:“你找他們來,是專門給我說故事的?”
裴釗點點頭:“你先聽聽看,若是不喜歡就教童和再去找。”
他既這麼說了,蘇瑗也不好再推辭,便隨手指一指那個叫“翠衣”的宮娥:“你先說一個罷。”
翠衣欣喜若狂,當即便將自己精心準備的故事繪聲繪色說了一遍。照蘇瑗看來,這個故事可謂十分狗血。大抵是說某個大官娶了位年輕貌美溫柔賢淑的閨秀為妻,私下卻又和這位閨秀的好姐妹暗度陳倉,兩人勾結起來將閨秀推入水中,未成想這名閨秀命大得很,不僅沒有死,還隱忍多時,苦練琴棋書畫,裝作另一個人的模樣重新去接近自己的相公,最後痛痛快快地報了仇。
這個名為“巾幗英雄復仇記”的故事實在是無趣,不過蘇瑗看了看滿臉期待的翠衣,還是笑了笑:“這個故事不錯,待會兒跟著雲蘿去領賞賜罷。”
雲蘿聞言不敢置信地看了她一眼,裴釗輕笑一聲,對她道:“沒想到你喜歡這樣的故事。”
蘇瑗臉紅了紅:“總不能讓她白白說這麼多話。”
剩下兩人的故事倒是說得很不錯,尤其是那個叫阿月的宮娥,說了樁頗為跌宕起伏的“屏風盜竊案”,她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精彩的故事,裴釗見她聽得高興,淡淡一笑。
童和會意,在三人跟雲蘿領了賞出來後又加了一份賞賜,其中阿月的賞賜最多,他拍拍阿月的肩膀,叮囑道:“你的故事說得很好,太后和陛下非常喜歡,以後也要像今日這樣好生說,知道麼?”
阿月受寵若驚,臉上飄過一片紅暈,恭敬道:“謝公公提拔。”
裴釗在長樂宮用完午膳,又同她說了好一會兒話,這才起身回延和殿批摺子。蘇瑗想起裴銘早上淚汪汪的模樣,決定去好生安慰他一番。
裴銘所在的臨華殿離長樂宮並不遠,她本來準備直接走過去,可端娘一定要命人去準備暖轎,她實在拗不過,只好乖乖在殿裡等著。
這麼一等,倒是把葉景之給等來了。
因是外臣求見,端娘火速命宮人在殿裡放了架屏風,將她與葉景之隔開。她可不敢告訴端娘,其實除了作畫之外,她早就同葉景之見過好幾面了,若是端娘曉得,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隔著屏風,蘇瑗只能看見一個模糊的輪廓,不過他的聲音倒是非常清晰:“下官今日來,是有一樣東西想獻給太后。”
她看見雲蘿通紅的臉色和含羞的眉目,心下了然,便教她出去取葉景之帶來的東西,過了片刻雲蘿捧著個托盤進來,上面放著個十分精巧的泥塑,連每一根頭髮絲兒都清晰可見,赫然是她的模樣。
蘇瑗十分驚喜,將泥塑拿在手中看了又看,問:“葉先生,這個是從哪裡買到的,捏的可真好,比我嫂嫂送我的大阿福還要精緻。”
葉景之的聲音飄飄渺渺隔在屏風外:“太后喜歡便好。下官在天京找了許多泥人鋪子,沒有一家合心意,只好大著膽子自己捏了一個,雕蟲小技而已,太后不要見笑。”
這哪裡是雕蟲小技?蘇瑗由衷地讚歎道:“葉先生不要謙虛了,這可是我見過最好看的泥人。”
端娘低聲道:“太后,葉丞旨乃是外臣,您應當自稱一聲哀家。”
蘇瑗撓撓頭,她大約是太過歡喜,連這樁事情也忘了,只好清清嗓子:“葉先生捏的泥人,哀家很是喜歡,”
屏風上繡著百蝶穿花,葉景之於花團錦簇奼紫嫣紅間看見蘇瑗模糊的面容,只這一眼,就已經夠了。他行了個禮,輕聲道:“只要太后喜歡,下官便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