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生活小說> 第102章 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2章 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 (1 / 2)

102、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

8、面壁靜心

釋迦牟尼出家後,曾多方尋訪明師,以求大道。他見眾多修行之人,或以草為衣,或不食自餓,或翹一足,或臥塵土荊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為然,知其皆為外道。

後來,釋迦牟尼從師隱居山洞的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學習禪定。前者教他“追隨沉思默想步驟”,就能得到“空寂王國”;後者對他宣讀“既非心理作用也非心理作用的狀態”。

於是釋迦牟尼獨處一山洞之中,盤膝趺坐,面壁靜心,以求覺悟。春去秋來,終無所得,他明白了這不可能得到啟迪,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去體驗禁慾苦行,以求解脫。

9、六年苦行

釋迦牟尼來到尼連禪河邊伽闍山苦行林中,獨自在樹下結跏趺坐。他身無覆蓋,不避風雨,目不瞬動,心不恐怖,摒除一切,全體放下,或限制呼吸,頭腦發怵,如針刺骨;或牙舌頂顎,強壓內心,汗如泉湧,據說,由於他淨心守戒,不臥不起,乃至一隻大雕在他頭上結巢哺雛,糞汙其身也聽之由之。

釋迦牟尼獨修苦行轉眼已六年之久,他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至七日食一麻一麥以至於不飲不食起來。終於,他身體變得極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觸背脊。

有一日,他忽然覺悟到:過度享受固然不易達到解脫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沒有辦法進趨大徹大悟的法門,於是他決定重新進食,再參玄道。

10、牧女獻糜

尼連河邊有兩名牧牛女子,一名難陀,一名波羅,常趕牛在苦行林邊放青。素日裡看母牛,入河洗浴乾淨,擠取,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

釋迦牟尼接受了供養,發願說:“今食飲食,得充氣力,以保留智慧年壽,為度眾生。”遂即服食。

自此,釋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獻乳糜。一月之後,體力強健,已回覆了昔日的壯實。他又去尼連河中沐浴洗衣,更覺得遍體清涼,光彩煥發。

11、樹下靜悟

釋迦牟尼放棄苦行生活後,來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畢波羅樹又譯菩提樹,即無花果樹)下坐了下來。他發下誓願:“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他重新調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靜思默想。他的思維追憶著過去的經歷,用大智慧觀照宇宙人生的緣起本心,經過長時間的思索,進入一種“明白”或“醒悟”狀態,達到“既不知道滿意又不知道失望”的情況,似乎錯誤消失,智慧湧現,黑暗過去,光明到來。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升座之後即圓成菩提道果祥光照躍天地,菩提道果是大乘佛教的出世聖果,凡一面自度以求成佛,一面普度眾生脫離苦海的就稱為菩薩。

12、魔女炫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