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哀杜若 山中人兮芳杜若。
石嬤嬤被引入秋水閣時暗自有些驚訝, 六殿下披身披一件輕軟的白色寢衣、頭發未束,竟直接在寢殿接見了她。
他在東宮住過幾日,那時還用著沈夫人的姓氏。雖說隔著一層白色的輕紗帷幕, 石嬤嬤依舊能認出他。
沈羨亭扶膝坐在床邊, 眼前一陣一陣地發黑。白紗晃動,他只看見一個有些年紀的婦人在他面前跪下,卻並未看清她的臉。
“你說你是高吟吟的母親?”
沈羨亭沒太多力氣講話, 直接便開門見山。
石嬤嬤有些意外, 連忙答道:
“是……千真萬確。”
見簾子後的人似乎將信將疑,許久未開口,石嬤嬤便趕忙解釋:
“奴婢……奴婢成親早、丈夫去世的也早,奴婢的女兒是個遺腹子。奴婢家裡實在太窮, 後來……宮裡選宮女時, 奴婢便賣了屋子……買通了當時負責此事的太監……就……就入宮伺候了。”
“奴婢的那個女兒,就被寄養在親戚家裡,奴婢每年都將銀兩寄回去……”
“你那個女兒就是高吟吟?”
石嬤嬤點頭,一會兒又搖頭,難為道:
“她原本的名字不叫吟吟,叫杜若。”
“我們原是百逾城人, 阿若長大一些後便被送去百繡閣學刺繡。後來……太子殿下要制一幅集大靖各地繡藝精華而成的百壽圖獻給陛下作壽禮, 尋到團針繡時便選中了我們阿若。”
“阿若,原是宮廷繡女出身。”
“進了宮裡, 便裝作你我並不認識。”
杜若進宮前,石清便特意叮囑道。她也知石清當年進宮裝作未婚、事有貓膩, 便一口應下。
因而杜若進宮七日,石清都未尋到機會同她說一句話。
其實陛下五十歲的萬壽節乃是明年春天,可太子殿下對此事頗為慎重, 留出整整一年提前準備。殿下宅心仁厚,可卻於此事極為挑剔。他也覺自己或許有些難為那些繡女,心裡很是愧疚,便只能將這些繡女能拿到的賞金一提再提。
石清想著,杜若此次在東宮做這一年工,恰能靠這賞金攢夠嫁妝,從此便能安身立命了。杜若恰也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石清又想,只等萬壽節一過,她便要尋個由頭出宮去,給她的阿若談一門好婚事。
說來太子殿下近日又被禁足了,原是因他前些日子不曾稟告陛下而私自進入兵器閣。
太子是陛下一眾子女中最為謙卑的一個,無論如何想都知他必是不會放肆如此。可李昭儀生的二殿下向來對這個當了太子的弟弟心有怨恨,便設計令他誤入兵器閣,再自己去稟告陛下。
奈何陛下信他。
太子殿下已不願再作爭辯,沉默地將事情忍下。皇後娘娘聽聞此事勃然大怒,特將他宣至柔儀殿斥罵了整一個時辰,連殿中的翡翠杯都砸碎了幾個。
他便從那日起,被禁足至今。
不過也算福禍相依,太子殿下難得能不顧諸事歇一段日子。他近日不用再穿那一身繁複厚重的麒麟紋衣衫,鮮少地穿戴得如同一個富貴人家的閑散公子。冠子也不必戴了,只用一支簪子將頭發齊整地束好,看上去倒是比往日更添一分自在風流。
他今年才獨自搬至東宮居住,已住了快半年,他才能藉著禁足之由第一次熟悉了這座屬於他的宅邸。而東宮之內近日多有繡女,盡是些年輕的姑娘,怕他怕得緊。太子似是早就習慣,旁若無人地如遊魂般在東宮各處閑晃,而他所至之處,便總空無一人。
太子年紀比杜若大不了幾歲,行事卻比杜若老成不少。他獨自坐在池水邊吹壎的時候,她便總覺得這一人之下而萬人之上的太子殿下,其實也只是個孤獨的、被迫早熟的可憐孩子。
那壎聲很悠揚。